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杨耿斌 1 ;
作者机构: 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
关键词: 黑龙江省;玉米螟;发生规律;防治措施
期刊名称: 农业科技通讯
ISSN: 1000-6400
年卷期: 2009 年 08 期
页码: 146-148
摘要: 本文综述了黑龙江省玉米螟发生的规律,又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防治建议,为本地区玉米螟的防治提供依据。
- 相关文献
[1]寒地玉米新品种龙单8号高产栽培技术. 徐伟钧,谭国强,李兰甫. 1991
[2]黑龙江省玉米螟发生情况及绿色防控技术模式. 李敏,赵秀梅,刘洋,王立达,武琳琳,李青超,柴丽丽. 2013
[3]松嫩平原玉米低产区低产原因分析及对策. 徐伟钧. 1991
[4]黑龙江省玉米螟的危害及防治技术. 纪春学. 2012
[5]气象因子对黑龙江省大豆灰斑病发生的影响. 姜翠兰,胡国华,丁俊杰,陈庆山,刘春艳,文景芝. 2009
[6]黑龙江省玉米青枯病发生规律及防治研究. 梅丽艳,李莫然,王芊,韩庆新. 1999
[7]向日葵列当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措施. 夏善勇,赵东升. 2021
[8]寒地水稻潜叶蝇的发生与防治. 苍安平. 2014
[9]黑龙江省水稻二化螟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措施. 魏中华. 2010
[10]性诱剂诱捕器对玉米螟的田间防治效果. 陈磊,赵秀梅,刘洋,武琳琳,李青超. 2013
[11]北方一代区玉米螟综合防治研究. 黄春艳,顾成玉,朱传楹,张增敏,张匀华,郭梅. 1999
[12]赤眼蜂是防治玉米螟的最佳选择. 崔万里. 1997
[13]投射式杀虫灯对玉米螟田间防效的测定. 李敏,赵秀梅,崔佳嵋. 2010
[14]优势赤眼蜂种类筛选及田间防效测评. 李青超,王立达,武琳琳,刘洋,韩业辉,杨莹,高崇. 2019
[15]玉米大斑病及主要虫害一体化防控技术研究. 赵秀梅,郑旭,王连霞,刘洋,王立达,李青超. 2021
[16]松毛虫赤眼蜂防治高粱田亚洲玉米螟技术的研究. 王连霞. 2021
[17]不同种类赤眼蜂对田间玉米螟的防治效果比较. 王连霞,何康来,罗宝君,赵秀梅,姜晓军,郑旭,袁明. 2015
[18]鲜食玉米主要害虫玉米螟全程绿色防控技术. 刘洋. 2020
[19]高粱田玉米螟发生特点. 王连霞. 2020
[20]Bt粉剂防治玉米螟田间效果测定与评估. 赵秀梅,崔佳嵋,李敏,谭可菲.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基于SNP芯片对96份糯玉米自交系遗传多样性分析
作者:李文跃;于滔;曹士亮;马雪娜;唐贵;高利;杨耿斌
关键词:糯玉米;SNP;类群划分;遗传分析
-
基于机器学习的玉米自交系杂种优势类群研究
作者:曹士亮;张建国;于滔;杨耿斌;李文跃;马雪娜;孙艳杰;韩微波;唐贵;单大鹏
关键词:玉米;机器学习;交叉验证;类群划分;判别分析
-
52份玉米新材料萌发期耐冷性鉴定与评价
作者:马雪娜;于滔;张建国;曹士亮;杨耿斌;李文跃
关键词:玉米;萌发期;耐冷性;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
-
110份玉米新材料萌发期耐低温性鉴定与评价
作者:于滔;张建国;曹靖生;马雪娜;何长安;曹士亮;李树军;蔡泉;李昕;李思楠;杨耿斌;李文跃
关键词:玉米;耐低温;萌发期;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
-
黑龙江省鲜食玉米产业发展困境及对策
作者:杨耿斌;于滔;何长安;李文跃;马雪娜;纪春学;曹士亮
关键词:黑龙江;鲜食玉米;产业发展;对策建议
-
萌发期和苗期糯玉米对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
作者:于滔;张建国;曹靖生;王丽珊;刘长华;杨耿斌;李文跃
关键词:糯玉米;低温胁迫;萌发期;苗期;生理响应
-
玉米自交系萌发期耐盐性鉴定
作者:段雅娟;曹士亮;于滔;李文跃;杨耿斌;王成波;刘宝民;刘长华
关键词:玉米;萌发期;耐盐性;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