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传杰
1
;
王齐齐
2
;
徐虎
2
;
高洪军
2
;
朱平
2
;
徐明岗
2
;
张文菊
3
;
作者机构: 1.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耕地培育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资源中心
2.;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耕地培育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资源中心
3.;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耕地培育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资源中心;
关键词: 化学计量学;长期施肥;黑土;土壤有机质;微生物生物量;内稳性
期刊名称: 生态学报
ISSN: 1000-0933
年卷期: 2018 年 11 期
页码: 3848-385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探讨外源养分的输入对土壤系统内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对于深刻认识农田土壤有机碳(C)和养分循环及其相互作用过程具有重要意义。以26年的农田长期定位施肥试验为平台,分析长期不同施肥条件下土壤、有机态及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含量及其化学计量学特征,并根据内稳性模型y=c x~(1/H)计算其化学计量内稳性指数H。结果表明:与长期撂荒处理(CK_0)相比,种植作物条件下26年化肥配施有机肥处理(MNPK和1.5MNPK)显著降低微生物生物量氮含量,但显著提高了微生物生物量磷的含量。相对于撂荒处理,即使长期配施化肥磷处理(NP、PK、NPK),其土壤有机磷降低显著。对于C∶N比而言,化肥配施有机物料处理(秸秆或有机肥)的土壤C∶N比、有机质C∶N及微生物生物量C∶N比均显著低于化肥处理(N、NP、PK和NPK)。对于C∶P比而言,相对于撂荒处理,26年施用磷肥(化肥磷或有机磷)显著降低了土壤C∶P比和微生物生物量C∶P比,而CK和偏施化肥处理(N、NP和PK)显著降低了土壤有机质C∶P比。对于土壤N∶P比而言,撂荒处理土壤N∶P比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而撂荒处理土壤有机质N∶P比显著高于CK和化肥处理,表明不施肥或化肥条件下作物种植加剧了土壤有机质中氮素的消耗。微生物生物量C∶N、C∶P、N∶P比的内稳性指数H分别为0.24、0.75、0.64,不具有内稳性特征。微生物生物量C∶N、C∶P、N∶P比分别与土壤C∶N、C∶P、N∶P比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但与土壤有机质碳氮磷化学计量比之间无显著相关性。表明土壤碳、氮、磷元素的改变会直接导致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化学计量比的改变,但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化学计量比对土壤有机质碳氮磷化学计量比无显著影响,土壤有机质的碳氮磷计量比可能更多是受到作物和施肥等养分管理措施的影响。
- 相关文献
[1]长期施肥下黑土碳氮和土壤pH的空间变化. 贾立辉,朱平,彭畅,张秀芝,李强,高洪军. 2017
[2]长期施肥对黑土水稳性团聚体稳定性及有机碳分布的影响. 张秀芝,李强,高洪军,彭畅,朱平,高强. 2020
[3]长期不同施肥对黑土团聚体及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于锐,王其存,朱平,刘强,王恒,孙崇玉. 2013
[4]同步辐射软X射线近边吸收谱方法研究长期施肥对黑土有机氮官能团的影响. 李辉,高强,王帅,朱平,张晋京,赵屹东. 2015
[5]长期施肥下黑土有机肥替代率变化特征. 龚海青,付海美,徐明岗,郜红建,朱平,高洪军. 2018
[6]长期不同施肥处理黑土磷的吸附-解吸特征及对土壤性质的响应. 王琼,展晓莹,张淑香,彭畅,高洪军,张秀芝,朱平,GILLES Colinet. 2019
[7]不同施肥黑土微生物量氮变化特征及相关因素. 李东坡,陈利军,武志杰,朱平,任军,梁成华,彭畅,高红军. 2004
[8]长期有机无机配施黑土土壤有机碳对农田基础地力提升的影响. 查燕,武雪萍,张会民,蔡典雄,朱平,高洪军. 2015
[9]长期不同施肥对东北黑土区玉米产量稳定性的影响. 高洪军,彭畅,张秀芝,李强,朱平. 2015
[10]长期施肥下黑土玉米田土壤温室气体的排放特征. 高洪军,张卫建,彭畅,张秀芝,李强,朱平. 2017
[11]长期施肥下黑土活性有机碳变化特征. 仪明媛,彭畅,张会民,张文菊,汪怀建,徐明岗. 2012
[12]长期施肥下黑土重金属的演变特征. 苏姝,王颖,刘景,朱平,高洪军,张崇玉,周世伟. 2015
[13]有机肥和化肥配施对黑土有机氮形态组成及分布的影响. 张俊清,朱平,张夫道. 2004
[14]长期不同施肥条件下黑土的有机质含量变化特征. 柳影,彭畅,张会民,张文菊,戴建军,徐明岗. 2011
[15]长期施肥旱地土壤易分解与耐分解氮的矿化特性. 武红亮,于维水,朱平,张水清,赵雅雯,刘婧,王士超,孟繁华,卢昌艾. 2015
[16]长期施磷黑土中磷的吸附–解吸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王琼,陈延华,张乃于,秦贞涵,金玉文,朱平,彭畅,Colinet Gilles,张淑香. 2022
[17]长期施肥黑土phoD微生物群落特征及其对有机磷组分的影响. 申文艳,张乃于,李天娇,宋天昊,张秀芝,彭畅,刘红芳,张淑香,段碧华. 2024
[18]长期施肥对黑土和棕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及驱动因素. 李天娇,张乃于,申文艳,宋天昊,刘红芳,刘晓燕,张秀芝,彭畅,杨劲峰,张淑香. 2024
[19]基于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栽培香菇产地快速鉴别. 夏珍珍,郑丹,夏虹,姚晶晶,王胜鹏,仇建飞. 2020
[20]黑土土壤肥力演变规律长期定位监测研究. 朱平,彭畅,高洪军. 200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东北薄层黑土区协调玉米产量和环境效应的氮肥一次性投入阈值
作者:孔丽丽;尹彩侠;张磊;刘志全;侯云鹏;高洪军;徐新朋
关键词:黑土区;玉米产量;环境效应;控释氮肥;氮素利用效率;氮素平衡
-
长期施用有机肥和化肥对黑土N2O排放的影响
作者:王昊;胡荣桂;林杉;高洪军;徐明岗;张文菊;邬磊
关键词:长期施肥;碳氮组分;N2O;土壤团聚体;偏最小二乘法路径分析模型(PLS-PM)
-
长期化肥有机替代对黑土氮转化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作者:高纪超;李强;朱平;彭畅;张秀芝;高洪军;焦云飞;张宇航;武俊男;徐灵颍
关键词:黑土;化肥;有机肥;长期定位;酶活性
-
长期秸秆还田对土壤有机碳和胡敏酸结构特征的影响
作者:李双翼;侯淑艳;窦森;高洪军;董炜华
关键词:秸秆还田;土壤;有机碳;胡敏酸结构;腐殖质组分
-
松嫩平原不同耕地土壤剖面的有机质及腐殖物质分布特征对比研究
作者:高纪超;朱平;李强;彭畅;张秀芝;焦云飞;高洪军;武俊男;杨洋
关键词:土壤剖面;土壤腐殖物质;土壤有机质;分布
-
黑土团聚体有机磷及其组分对长期不同施肥措施的响应
作者:张秀芝;牛铭晨;高纪超;彭畅;李强;焦云飞;朱平;高洪军
关键词:玉米;长期定位施肥;黑土;团聚体;有机磷
-
松嫩平原不同类型土壤剖面形态描述及其性状分析
作者:高纪超;李强;高洪军;张秀芝;彭畅;焦云飞;朱平;武俊男;徐灵颍;岳娜
关键词:土壤剖面;养分;土壤类型;土壤有机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