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胚珠培养在白菜型油菜和芥蓝远缘杂交中的应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江建霞 1 ; 李延莉 2 ; 蒋美艳 2 ; 张俊英 2 ; 张秋丽 2 ; 孙超才 2 ; 周熙荣 2 ; 杨立勇 2 ;

作者机构: 1.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

2.null

关键词: 白菜型油菜;芥蓝;甘蓝型油菜;远缘杂交;胚珠培养

期刊名称: 上海农业学报

ISSN: 1000-3924

年卷期: 2019 年 003 期

页码: 26-3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3个白菜型油菜材料为父本、3个芥蓝材料为母本,进行人工远缘杂交,探讨甘蓝型油菜种质资源的人工合成与创新.结果表明:对授粉2周后的胚珠进行离体培养,获得远缘杂交的异源单倍体植株.对单倍体植株进行秋水仙素泡根处理诱导染色体加倍,经流式细胞仪倍性鉴定和植株田间表型观察,获得3个远缘杂交组合的4个异源单倍体和异源四倍体杂交后代.芥蓝与白菜型油菜远缘杂交具有一定的亲和性,杂交后代植株的许多性状介于亲本之间,营养生长旺盛,植株长势明显强于双亲,分枝增多,可为甘蓝型油菜育种提供优异的亲本材料和种质资源.本研究对于利用白菜型油菜和芥蓝进行甘蓝型油菜新种质创制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 相关文献

[1]与四倍体杂交的无核葡萄胚珠培养获得三倍体植株. 李世诚,金佩芳,蒋爱丽,骆军. 1998

[2]大败育型无核葡萄胚珠培养成苗技术研究. 蒋爱丽,李世诚,金佩芳,骆军. 2002

[3]早熟和特早熟桃胚珠培养研究. 庄恩及,姚强,吴钰良,王德春. 1991

[4]早熟、抗病芥蓝新组合'沪芥1号'的选育. 陈锦秀,薄天岳,邰翔,缪体云,朱晓炜. 2017

[5]高效氯氰菊酯和吡丙醚在芥蓝中的残留消解及膳食暴露风险评估. 唐红霞,李玉博,张颂函,吴竞,董茂锋,王伟民,赵莉. 2024

[6]上海及周边地区芥蓝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陈锦秀,薄天岳,邰翔. 2015

[7]壳聚糖包衣对油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以及几个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隋雪燕,周泽琳,张文清,夏玮,王氢,金鑫荣,李明,李守义. 2002

[8]不结球白菜与西洋菜远缘杂交亲和性研究. 李晓锋,朱红芳,朱玉英,翟文,侯瑞贤. 2017

[9]异源三倍体黄瓜的离体繁殖和鉴定. 陈劲枫,罗向东,余纪柱,钱春桃,庄飞云,任刚. 2003

[10]甘蓝型油菜双低隐性核不育杂交种向农07选育. 王伟荣,杨立勇,李延莉,蒋美艳,孙超才. 2013

[11]甘蓝型低芥酸,低硫甙油菜新品种"泸油12"的选育. 孙超才,陈银华. 1999

[12]与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rf基因连锁标记的开发. 杨立勇,刘灶长,周熙荣,王伟荣,李延莉,蒋美艳,孙超才. 2011

[13]甘蓝型油菜基因组与花色遗传研究进展. 朱吉风,张俊英,杨立勇,蒋美艳,江建霞,李延莉,王伟荣,周熙荣. 2019

[14]甘蓝型油菜耐低温发芽种质资源鉴定. 朱吉风,张俊英,杨立勇,蒋美艳,江建霞,李延莉,王伟荣,周熙荣. 2019

[15]'沪油3301'的选育、配合力分析及其适宜种植密度. 朱吉风,张俊英,蒋美艳,江建霞,杨立勇,李延莉,王伟荣,周熙荣. 2021

[16]甘蓝型油菜显性核不育遗传研究及育种利用. 朱吉风,周熙荣,张俊英. 2021

[17]高含油量油菜显性核不育恢复系4061R选育. 朱吉风,张俊英,蒋美艳,江建霞,杨立勇,李延莉,王伟荣,周熙荣. 2021

[18]甘蓝型油菜显性核不育纯合两型系“HY15AB”的选育. 周熙荣,庄静,孙超才,王伟荣,李延莉,杨立勇,蒋美艳,顾龙弟,钱小芳. 2010

[19]8个油菜品种的耐低温萌发特性及其春播试验. 朱吉风,周熙荣,江建霞,张俊英,李延莉,杨立勇,王伟荣,蒋美艳. 2023

[20]甘蓝型低芥酸、低硫甙油菜新品种“沪油15”. 孙超才,赵华,方光华,王伟荣,李延莉,钱小芳. 200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