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秸秆转化为生物质能源利用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马春红 1 ; 刘旭 1 ; 李运朝 1 ; 董文琦 2 ; 崔四平 1 ; 贾银锁 1 ; 王立安 3 ;

作者机构: 1.河北省农林科学院遗传生理研究所

2.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科技处

3.河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关键词: 秸秆;利用;途径;生物质能源

期刊名称: 安徽农业科学

ISSN: 0517-6611

年卷期: 2011 年 39 卷 07 期

页码: 4146-4147+415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我国秸秆资源丰富,但秸秆利用率低,转化率低,环境污染严重。秸秆作为农作物的副产物,其利用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介绍了农作物秸秆能源化利用形式,且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农业秸秆纤维原料的转化利用将为能源开发和发酵工业原料开辟新的来源。加大作物秸秆的开发利用力度,可寻找出一条彻底解决农作物秸秆浪费和综合利用率低的有效途径。利用植物纤维素发酵制氢和生物质合成油研究技术的开展,属于国内首创,可实现资源持续利用,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将为我国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出重要贡献。

  • 相关文献

[1]河北省生物质能源产业现状 科技创新与发展对策. 刘斐,魏志敏,赵宇,刘猛,李顺国,李英杰. 2014

[2]提高科研单位研究室创新能力的途径与对策研究. 张凤莲,董文琦,岳增良. 2010

[3]浅析以技术集成促进农业增效的新途径. 贾建明,李志宏. 2006

[4]新时期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途径探讨. 王有增,李伟,谢俊雪,胡珈铭. 2006

[5]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资本化的途径. 王秀果,刘梅,谢俊良,王雪梅,白雪艳. 2008

[6]蜡质小麦研究进展及其育种途径分析. 王子宁,郭北海,张艳敏,温之雨,樊爱革. 2001

[7]河北省未来农艺节水的途径与关键技术. 李志宏,马俊永,高林森. 2003

[8]打结器气泵清杂装置的设计与试验. 张亚振,陈林,张秀平. 2019

[9]一组秸秆分解菌群的稳定性及对还田秸秆的促腐效果. 李培培,韩宝文,曹燕篆,李佳佳,王小芬,崔宗均. 2011

[10]夏播大豆田秸秆覆盖对杂草发生的影响与减量用药研究. 李秉华,王贵启,樊翠芹,许贤. 2010

[11]施用化肥和秸秆对土壤有机质含量及性质的影响. 马俊永,陈金瑞,李科江,曹彩云,郑春莲. 2006

[12]有机肥料对土壤钾素供应能力及其特点研究. 周晓芬,张彦才,李巧云. 2003

[13]配方施肥对成熟期谷子氮磷钾吸收及产量的影响. 郝洪波,李明哲. 2010

[14]秸秆粉碎集中全量深埋还田机设计与试验. 袁兴茂,李霄鹤,焦海涛,周顺利,张俊杰,吴海岩. 2023

[15]直接施用秸秆增产作用的定位试验研究. 马俊永,李科江,曹彩云,郑春莲. 2005

[16]厩肥、秸秆和绿肥的含钾状况及其对土壤和作物钾素的供应能力. 周晓芬,张彦才,李巧云,步丰骥. 1999

[17]猪粪和秸秆替代部分化肥提高番茄营养品质及挥发性风味物质种类和数量. 孙娜,王丽英,孙焱鑫,邹国元,黄绍文. 2020

[18]长期定位秸秆与化肥配施对冬小麦产量及穗部性状的影响. 郑春莲,李科江,马俊永,曹彩云,刘荣香. 2007

[19]氮磷钾与锌肥配施对小麦和玉米锌含量的影响. 茹淑华,张国印,孙世友,王凌,耿暖,陈贵今,马礼. 2010

[20]长期秸秆深翻还田及养分管理对潮土有机碳矿化影响. 聂浩亮,杨军芳,杨云马,黄少辉,张静,王敬霞,杨慧敏,杨文方,邢素丽,贾良良.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