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钵体苗不同穴距机插对华南优质籼稻产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赖嘉俊 1 ; 韩孟红 2 ; 梁开明 3 ; 徐强辉 2 ; 林阿典 2 ; 郑章荣 2 ; 黄继川 4 ; 傅友强 3 ;

作者机构: 1.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2.null

3.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4.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关键词: 优质籼稻;钵体苗;机插秧;栽插密度;穴距;稻谷产量

期刊名称: 农业工程

ISSN: 2095-1795

年卷期: 2024 年 14 卷 008 期

页码: 45-53

摘要: 钵体苗机插能缩短水稻缓苗时间,促进早生快发,提高群体光合能力,增加生物量和稻谷产量。然而,钵体苗不同穴距机插对华南优质籼稻群体指标和稻谷产量的研究鲜有报道。以华南地区种植面积较广的杂交籼稻品种泰丰优208和常规籼稻品种南晶香占为材料,设置4种穴距处理(A1处理穴距12.4 cm、A2处理穴距14.5 cm、A3处理穴距17.9 cm和A4处理穴距20.7 cm),研究钵体苗不同栽插穴距处理对分蘖数、叶面积指数、光合势、生物量和产量等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穴距的缩小,分蘖数、叶面积指数、光合势和生物量都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与农户传统穴距17.9 cm(A3处理)相比,A1处理在分蘖中期、幼穗分化始期和抽穗期的分蘖数分别增加36.2%~38.7%、 37.3%~42.4%和21.5%~36.9%;叶面积指数分别增加30.8%~55.9%、16.4%~41.0%和37.7%~53.1%;生物量分别增加32.0%~38.6%、20.1%~34.2%和37.1%~59.0%。分蘖中期到幼穗分化始期和幼穗分化始期到抽穗期的光合势分别增加17.9%~49.2%和28.1%~49.2%。稻谷产量与抽穗期分蘖数、幼穗分化始期叶面积指数和生物量、分蘖中期至幼穗分化始期光合势、成熟期生物量和有效穗数均呈显著正相关。上述结果表明,在华南双季稻区,钵体苗机插适当增加栽插密度能提高水稻前期分蘖数、叶面积指数、光合势和生物量,保持后期群体指标优势,从而增加稻谷产量。

  • 相关文献

[1]高产抗病优质水稻新品种源丰占的选育. 周汉钦,潘大建,范芝兰,李晨,陈建酉,江奕君,高云. 2012

[2]稻草覆盖还田对华南双季晚稻物质生产和产量的影响. 钟旭华,黄农荣,吕国安. 2011

[3]不同施肥方式和播种量对华南直播稻产量的影响. 傅友强,梁开明,麦国勋,潘华荣,许浩奇,潘俊峰,胡香玉,钟旭华,黄农荣. 2021

[4]泥炭、蛭石与稻田土混配基质对机插秧苗素质及栽插质量的影响. 林阿典,徐强辉,杨锦标,傅友强,王建涛,张佳敏,韩孟红,黄玉芬.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