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武 1 ; 李光玉 1 ; 肖颖妮 1 ; 胡建广 1 ; 李春艳 1 ; 李余良 1 ; 卢文佳 1 ; 李高科 1 ; 刘建华 1 ;
作者机构: 1.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甜玉米;低温萌发;近等基因系;转录组测序
期刊名称: 广东农业科学
ISSN:
年卷期: 2021 年 003 期
页码: 11-1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通过转录组测序分析低温下萌发能力不同的甜玉米自交系,鉴定甜玉米耐低温萌发的相关基因。【方法】利用低温萌发能力强的甜玉米自交系Scil-H7th为供体构建近等基因系,获得不同低温萌发能力的材料,通过生理指标测定、转录组分析和qRT-PCR,筛选分析与低温萌发相关的基因。【结果】对自交系在不同萌发时期和同一萌发时期自交系之间的基因表达量进行比较分析,获得不同材料在相同萌发时期4个比较组中共有的差异表达基因410个,其中,65个基因只在高种子活力材料Scil-H7th和近等基因系L18中表达,在低种子活力的轮回亲本Scil-C4th中不表达;这些基因中有32个基因的功能已知,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和表达量分析,筛选出有交集的20个DEGs,推测这些基因与低温萌发密切相关。利用qRT-PCR对其中最有可能参与低温萌发的7个上调表达基因进行表达量验证,其中编码UDP-葡萄糖基转移酶的基因Zm00001d037383(UGT1)在DP胚部表达明显高于其他组织,推测该基因在甜玉米耐低温萌发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结论】通过转录组测序分析,鉴定了甜玉米耐低温萌发的相关基因,为后续创制低温萌发能力更强的甜玉米种质资源奠定了基础。
- 相关文献
[1]甜玉米种子活力差异近等基因系植株生育后期源库关系初探. 李武,刘建华,李高科,卢文佳,李余良,高磊,胡建广. 2016
[2]水稻低温发芽力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周旭,杨梯丰,刘祖培,周炼. 2024
[3]广东水稻核心种质耐冷萌发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丁杰荣,孙炳蕊,于航,江立群,张静,吕树伟,陈文丰,范芝兰,潘大建,李晨,刘清. 2022
[4]阿维菌素与高效氯氰菊酯对玉米螟的联合毒力. 陈炳旭,董易之,徐淑,李鹏燕,郑锦荣. 2011
[5]高温诱导甜玉米雌穗基因差异表达谱分析. LI Yu-liang,李余良,HU Jian-guang,胡建广,LIU Jian-hua. 2012
[6]甜玉米自交系空间诱变效应及变异系育种潜力分析. LI Gao-ke,李高科,HU Jian-guang,胡建广,ZHENG Jin-rong. 2011
[7]甜玉米单倍体高效诱导研究. LI Gao-ke,李高科,ZHENG Jing-rong,郑锦荣,HU Jian-guang. 2013
[8]新技术在甜玉米育种的应用研究进展. 胡建广,王子明. 2007
[9]甜玉米单倍体主要农艺性状表现及形态鉴定指标筛选. LI Gao-ke,李高科,HU Jian-guang,胡建广,ZHENG Jin-rong. 2012
[10]米蛾嗅觉基因的转录组分析. 李鹏燕,张秋婷,黄铮昱,黄华,陈伟平,廖永林. 2021
[11]香蕉细菌性软腐病菌tus基因对细菌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 蒋尚伯,孙大元,唐子晴,沈会芳,蒲小明,林壁润,杨祁云,张景欣. 2023
[12]5-氮杂胞苷对苦瓜果实成熟及转录表达谱的影响. 郭金菊,吴廷全,王茹芳,谭德龙,曹海顺,王瑞,张长远. 2023
[13]比较代谢组和转录组学揭示"19香"水稻香气物质组成及其形成途径. 刘志涛,梁嘉燕,孔雷蕾,胡晓丹,郑奕雄,白嵩. 2023
[14]基于桑树转录组测序的SSR标记开发和引物筛选. 姚刘慧,唐翠明,戴凡炜,王振江,罗国庆. 2015
[15]玉足海参变态附着阶段转录组分析. 吴晓鹏,黄敏伟,陈晓瑛,彭凯,赵吉臣,钟平,刘凤坤,张业辉,黄文. 2023
[16]金线莲应答高温胁迫的转录组学特征分析. 梅瑜,王继华,蔡时可. 2023
[17]基于转录组测序技术分析猪德尔塔冠状病毒感染ST细胞机制的初步研究. 谢永生,张昆丽,张建峰,贺东生. 2024
[18]广谱抗源H4中2个主效抗病基因的单基因系构建及评价. 孙大元,周丹华,张景欣,王慧,朱小源,杨祁云,陈志强. 2017
[19]抗稻瘟病单基因系对籼稻稻瘟病菌小种鉴别力分析. 杨祁云,杨健源,雷财林,王久林,凌忠专. 2004
[20]水稻抗白叶枯病近等基因系对华南菌系的抗性研究. 曾列先,杨健源,陈深,伍圣远,陈珍,朱小源.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消费者在甜玉米种质食味品质鉴评中的偏好性初探
作者:于永涛;张楠;谢利华;李光玉;刘建华;李武;李高科;胡建广
关键词:甜玉米;食味品质;消费者;偏好性
-
农艺与种业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课程改革——以鲜食玉米育种实践为例
作者:冯发强;齐中;李高科;李余良;李武;李春艳;黄振瑞;王少奎
关键词:农艺与种业;鲜食玉米育种实践;专业硕士;实践教学;课程改革
-
鲜食玉米品种心叶期对草地贪夜蛾抗性评价及不同品种受害后的产量损失
作者:张楠;李小凤;李余良;刘建华;李武;李高科
关键词:草地贪夜蛾;鲜食玉米;抗虫性;产量损失;发育历期
-
甜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产量和试点环境的GGE双标图分析
作者:李余良;熊婷
关键词:甜玉米;区域试验;产量;试点;GGE双标图分析
-
基于SNP标记揭示中国鲜食玉米品种的遗传多样性
作者:肖颖妮;于永涛;谢利华;祁喜涛;李春艳;文天祥;李高科;胡建广
关键词:鲜食玉米;遗传多样性;群体结构;遗传距离;选择位点
-
甜玉米籽粒体积和粒重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作者:肖颖妮;李高科;李坤;于永涛;李光玉;李武;高颖珊;胡建广
关键词:甜玉米;籽粒体积;粒重;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秋水仙素加倍玉米单倍体胚性愈伤组织的初步研究
作者:李高科;陈琦;孟鑫;林海建
关键词:玉米单倍体;胚性愈伤组织;秋水仙素;化学加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