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秸秆腐解对不同氮肥水平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徐欣 1 ; 王晓军 1 ; 谢洪宝 1 ; 周珂 1 ; 张锦源 1 ; 陈一民 1 ; 高洪生 1 ; 焦晓光 1 ;

作者机构: 1.黑龙江大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学院;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环境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关键词: 秸秆腐解;氮肥水平;脲酶活性;土壤养分

期刊名称: 中国农学通报

ISSN: 1000-6850

年卷期: 2018 年 34 期

页码: 99-102

摘要: 利用黑龙江大学呼兰校区秸秆还田试验为平台,探讨秸秆还田后不同施氮量下土壤脲酶活性的动态变化特征,明确农田黑土玉米秸秆腐解下土壤氮素含量与脲酶活性的关系。试验以秸秆腐解和不施秸秆为主区,不同氮肥水平(纯N)(0、135、180、225 kg/hm~2)为副区,测定了土壤全氮、碱解氮及脲酶活性,试验结果表明:2种秸秆处理的土壤脲酶活性变化趋势均随玉米生育期的延长增加,在拔节期达到最高后降低;与无秸秆处理相比,施氮量为180、225 kg/hm~2的秸秆腐解处理可显著提高土壤脲酶活性(P<0.05),而施氮量为0、135 kg/hm~2时虽提高了脲酶活性,但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土壤碱解氮、土壤全氮的变化趋势与土壤脲酶活性的变化趋势一致,均为随施氮水平的增加而增加;相关分析显示,土壤脲酶活性与土壤全氮、碱解氮呈极显著正相关。

  • 相关文献

[1]不同耕作方式对瘠薄型黑土区土壤结构的影响. 张久明,迟凤琴,宿庆瑞,匡恩俊,金梁,蔡姗姗. 2013

[2]长期施肥对黑土脲酶活性和动力学特性的影响. 马星竹,陈利军,周宝库,郝小雨,朱健,武志杰. 2020

[3]丝兰提取物对体外模拟条件下绵羊瘤胃脲酶活性的影响. 李忠秋,马红,孙金艳,郭镇华,张冬杰,彭福刚,富相奎,刘春龙,唐彦君. 2009

[4]不同苜蓿品种对土壤脲酶及氮素的影响. 孟庆英,张春峰,冯鹏,朱宝国,王囡囡,高雪冬,张海玲,刘姿彤. 2014

[5]轻度盐碱地氮肥水平对青贮玉米生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徐艳霞,丁昕颖,黄新育,李旭业,杨曌,周景明,蓝岚,王俊强. 2017

[6]不同氮肥水平对寒地水稻氮素利用的影响. 李建辉,苍真名,焦峰,王秋菊,翟瑞常. 2015

[7]不同氮肥水平对水稻15N吸收的影响. 焦峰,李建辉,王秋菊,翟瑞常. 2015

[8]哈尔滨市黑土养分空间异质性分析——以方正县德善村为例. 张久明,迟凤琴,杨思平,宿庆瑞. 2009

[9]钾肥对大豆产量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曾玲玲,张兴梅,朱洪德,刘德福,何淑平,王伟利. 2009

[10]规模经营稻田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特征与高效平衡施肥效应. 黄立梅,黄绍文,刘双全,周卫. 2010

[11]不同耕作方式与有机物料配施后对土壤主要特性的影响. 匡恩俊,迟凤琴,张久明,宿庆瑞,高中超,朱宝国. 2019

[12]耕地方式与有机肥配施对大豆产量及土壤养分特征的影响. 匡恩俊,李梓瑄,迟凤琴,张久明,宿庆瑞,朱宝国. 2020

[13]大豆玉米持续轮作免耕对土壤养分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盖志佳,吴嘉彧,张敬涛,刘婧琦,蔡丽君,杜佳兴,赵桂范,陈磊,吴俊江. 2019

[14]基于多元线性回归研究有机肥替代对土壤养分及产量的影响. 杨忠赞,迟凤琴,隋虹均,匡恩俊,张久明,宿庆瑞,张一雯,刘亦丹. 2021

[15]限根栽培模式对'夏黑'葡萄园土壤pH及养分含量的影响. 胡禧熙,王迪,鲁会玲,杜志强,顾鑫,高嫱. 2020

[16]菌糠与化肥配施对马铃薯根际土壤酶活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孟庆英,张春峰,朱宝国,王囡囡,顾鑫,杨晓贺,高雪冬,丁俊杰. 2020

[17]不同有机堆肥对番茄产量、品质和土壤性状的影响. 萨日娜,陈立新,王娟,刘力勇,邹春娇. 2020

[18]农田土壤养分变异与大豆分区施肥技术研究. 李玉影,韩晓日,刘双全,李卫孝,程海民. 2007

[19]长期不同施肥条件下大豆田黑土酶活性研究. 马星竹,周宝库,郝小雨. 2016

[20]不同耕作及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养分及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的影响. 杨冰,孟祥海,王佰成,王文慧,时新瑞,徐德海,张帅,张星哲.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