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宁夏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栽培方式与施磷量对水稻养分累积、分配及磷素平衡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郭鑫年 1 ; 孙娇 2 ; 梁锦绣 2 ; 周涛 2 ; 田旭东 2 ; 陈刚 3 ;

作者机构: 1.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青铜峡市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

2.;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青铜峡市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

3.;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青铜峡市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

关键词: 栽培方式;施磷量;水稻;养分累积与分配;磷平衡

期刊名称: 中国土壤与肥料

ISSN: 1673-6257

年卷期: 2017 年 04 期

页码: 104-11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针对宁夏引黄灌区水稻磷肥施用不合理的问题,探索水稻增产与养分高效的磷肥供应与相应的栽培模式之间的关系,以指导该地区水稻生产。通过在宁夏引黄灌区进行的田间试验,研究插秧和直播两种栽培模式下不同供磷水平(P2O50、45、90、135、180 kg/hm2)对水稻产量、不同器官氮磷钾养分含量、累积量及其分配比例、水稻磷肥利用效率及磷素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插秧栽培较直播栽培水稻实粒增产15.6%,瘪粒产量降低184.0%。两种栽培方式下,水稻产量随着施磷量增加而增加,插秧栽培增产幅度为64.6%~68.7%,直播栽培增产幅度为24.2%~42.6%。施磷量和水稻籽粒产量之间有极显著的二次曲线关系,插秧水稻最高产量施磷量为158.5 kg/hm2,最佳经济产量施磷量为146.7 kg/hm2,比直播处理降低11.42%、8.9%。与直播处理相比,插秧处理实粒、地上部的氮素累积量分别提高12.3%、12.01%,磷素累积量降低6.39%、2.61%,钾素累积量提高了11.67%、17.87%。直播处理100 kg籽粒氮磷钾消耗比例为1∶0.35∶0.6,插秧处理为1∶0.30∶0.64。插秧处理水稻磷肥利用效率、偏生产力、农学利用效率、生理利用效率较直播处理分别提高了17.4%、8.6%、38.4%、4.6%,两种栽培方式下,当施磷量超过135 kg/hm2后水稻磷素携出量开始下降,施磷处理磷肥表观平衡均表现为盈余。综合考虑提高水稻产量、效益、磷肥当季回收率及维持土壤磷素平衡等因素,在本试验条件下,插秧处理最佳施磷范围为P2O5146.7~158.5 kg/hm2,直播处理为P2O5159.8~176.6 kg/hm2较为适宜。

  • 相关文献

[1]有机、无机磷肥配施对宁夏引黄灌区露地蔬菜磷素吸收利用与磷平衡的影响. 罗健航,任发春,赵营,陈晓群,刘宏斌. 2014

[2]施磷对玉米与蚕豆间作体系养分吸收的影响. 王平,梅沛沛,李隆,张万政,王晓凤,桂林国. 2012

[3]不同栽培方式下樱桃番茄基质栽培试验及效益分析. 冯海萍,曲继松,郭文忠,胡凤娇,吕志涛,李晓风. 2010

[4]不同栽培方式对莴笋产量的影响. 王克雄,吴利晓,张晓娟,秦爱红,关耀兵,张倩男. 2019

[5]不同栽培与灌溉方式对设施芹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张晓娟,李玉莲,王晓军,王克雄,向国程. 2017

[6]应用行距调整机构对日光温室光温环境的影响. 罗鑫兰,杨冬艳,田兴武,宋卫堂,孙云博,郭永婷,朱英,郑亮. 2025

[7]利用吉粳88背景的高代回交导入系筛选抗旱株系及剖析水稻抗旱机理. 崔彦茹,张文银,徐建龙,黎志康. 2011

[8]脱硫废弃物对碱胁迫下水稻叶片钙分布、Ca~(2+)-ATPase活性及抗氧化特征的影响. 毛桂莲,许兴,曾瑾,岳自慧,杨淑娟. 2012

[9]宁夏水稻香味的研究进展. 黄婷,惠建,吴瑞,刘俭. 2015

[10]水稻优新品种田间对比试验. 施永芳,张俊丽. 2011

[11]宁夏优质水稻品种D10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 王敬东,马洪爱,马洪文,宋玉霞,陈晓军. 2013

[12]转大豆铁结合蛋白基因水稻的初步研究. 王彩芬,付永彩,安永平,韩国敏,张文银,马静. 2008

[13]喷灌对水稻光合及生理指标的影响. 朱永兴,吴昊,武东坡. 2014

[14]脱硫废弃物对盐碱地水稻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白海波,毛桂莲,李晓慧,郑国琦,杨涓,许兴. 2010

[15]Ca-GA合剂浸种对水稻萌发及幼苗期抗旱性的影响. 许兴,何军,李树华,徐兆桢,邓西平. 2003

[16]转甜菜碱醛脱氢酶基因宁夏粳稻幼苗生理研究. 周晓燕,甘晓燕,石磊,宋玉霞. 2012

[17]氮磷钾施用量对灌淤土水稻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赵营,同延安,张树兰,梁锦秀,周涛. 2010

[18]宁夏引黄灌区双免耕对麦稻二熟制作物光合特性的影响. 袁海燕,杨再强,袁汉民,徐华军,董立国,李红英,段晓凤,张学艺,许建秋. 2014

[19]水稻新品种宁粳57号选育. 王昕,殷延勃,马洪文,贺奇. 2019

[20]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松辽122选育创新与应用. 孙卫华,宋双,柳丹,贾冬梅,吕珂,强爱玲,黄金龙,侯云龙.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