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邢宝龙 1 ; 李育才 1 ; 李洪 1 ; 杨志斌 1 ;
作者机构: 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早熟玉米;杂优模式;同单36号;选育;利用
期刊名称: 山西农业科学
ISSN: 1002-2481
年卷期: 2009 年 37 卷 04 期
页码: 18-21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利用外引种质,采用F1复合双交,是一个简便、快速、有效的选育玉米自交系的方法。利用这种方法成功地选育出了早熟优良玉米自交系同303。再利用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谷子研究所玉米自交系长453作母本、同303作父本,育成高产大穗型早熟玉米杂交种同单36号,突破了现有4大血缘的局限,以金皇后血缘材料和美国先锋血缘材料进行杂交,建立了金皇后×P群的新模式。
- 相关文献
[1]早熟玉米新品种航天358选育及栽培技术. 范瑞,陈永欣,王早荣,王世荣,董立红,李文和. 2020
[2]我国高粱两大主干恢复系晋粱5号和晋辐1号的选育及利用. 侯荷亭,侯旭东,何策熙,牛天堂. 2000
[3]黑糯玉米新品种——晋糯10号的选育与利用. 董立红,陈永欣,翟广谦,陈琳,李文和,阮福林. 2014
[4]优质黑糯玉米新品种晋糯8号的选育与利用. 董立红,陈永欣,韩永明,翟广谦,陈琳,李文和,阮福林. 2009
[5]澡东乌麦的选育与利用研究. 王秋叶,郭志远. 1997
[6]玉米新品种强盛389. 冯铸,许晶,王笑,唐丽微. 2018
[7]氮硫配施对早熟玉米叶片衰老的影响. 袁斌,李爱军,李作一. 2016
[8]早熟玉米品种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相关研究. 岳焕荣,杨忠. 1997
[9]利用基因枪法将Bt基因导入早熟玉米优良自交系. 张红梅,王国英,谭振波. 2002
[10]山西省审定玉米品种亲本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及杂优类群分析. 李锐,白建荣,程宇坤,李素玲,苏亮. 2015
[11]高粱—苏丹草杂交草的研究与利用. 王和平,张福耀,程庆军,平俊爱,杜志宏,郭玉兰,王晋中. 2000
[12]谷子雄性不育系利用及存在问题. 李志华,景小兰,穆婷婷. 2016
[13]玉米无叶舌种质与杂种优势利用研究. 魏宏斌,邓利爱,郭锐,戴国富,卜鸿吉. 2014
[14]从土地伦理的角度看我国耕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思路. 关建勋. 2014
[15]论小麦高产育种与杂种优势的利用. 赵吉平,任杰成,郭鹏燕,许瑛,任超. 2018
[16]山西太行黑山羊保种与利用技术. 闫益波,杜丽英,张凯,宋献艺,程俐芬,曹宁贤. 2020
[17]小麦远缘杂交中间材料利用的体会. 裴自友,温辉芹. 1994
[18]梅山猪及其在山西的利用. 焦福林,李文刚,吴志娟,闫益波,申超,隋超,贺东昌. 2012
[19]浅色亚麻种质资源的收集、评价及利用. 吴瑞香,杨建春,沈忠元. 2015
[20]新疆北疆特早熟杂交棉F_2代利用表现分析. 姜艳丽,韦聪敏,余红梅.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阳高县旱地绿豆高产栽培技术
作者:张旭丽;李洪
关键词:绿豆;高产;栽培技术;旱地;山西阳高
-
大豆氮、磷、钾肥的效应研究
作者:李霄峰;邢宝龙
关键词:大豆;肥效试验;施肥量
-
高寒区地膜覆盖育苗移栽技术对鲜食玉米生长及鲜穗产量的影响
作者:王彧超;李洪;王瑞军;郗小倩
关键词:鲜食玉米;地膜覆盖;育苗移栽;生长产量影响
-
高寒区鲜食玉米复播秋白菜高效栽培技术
作者:王彧超;李洪;王瑞军;郗小倩;杨志斌
关键词:鲜食玉米;复播;秋白菜;栽培技术
-
5种茎叶除草剂对芸豆田杂草的防除效果及产量影响
作者:刘飞;邢宝龙;王桂梅;刘冠男
关键词:芸豆;除草剂;安全性;防效;产量
-
晋北地区糯玉米间作花椰菜栽培技术
作者:王彧超;李洪;王瑞军;郗小倩;杨志斌
关键词:糯玉米;花椰菜;间作;栽培
-
玉米籽粒水分的快测法误差分析
作者:阎晓光;杜艳伟;李洪;董红芬;李爱军;王国梁;周楠
关键词:玉米;籽粒含水量;不同温度;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