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青蛤活体性别鉴定技术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孙祥山 1 ; 赵炳然 1 ; 黄经献 1 ; 张传涛 1 ; 曹金凤 1 ; 宁晨洁 1 ; 方建光 2 ; 燕敬平 2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下营增殖实验站

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关键词: 青蛤;性别鉴定;扩口观察法;组织观察法;成功率;存活率;产卵率

期刊名称: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ISSN: 1674-5566

年卷期: 2014 年 23 卷 04 期

页码: 492-49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创造了一种用扩口器扩大青蛤两壳开口观察性腺颜色鉴定性别的新方法,同时改进了一种适用于青蛤性别鉴定的组织观察法。用两种方法对活体青蛤进行了性别鉴定并检验了准确性;然后在相同的条件下培养和催产鉴定性别的青蛤与对照组青蛤,检验了性别鉴定对存活和性腺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方法都能准确鉴定青蛤性别,成功率达到100%;存活率为(94.33%±1.53%)和(93.33%±1.53%),与对照组(95.00%±2.00%)差异不显著(P>0.05);产卵率为(87.33%±3.06%)和(84.67%±1.15%),与对照组(85.33%±3.06%)差异也不显著(P>0.05),即性别鉴定对存活和性腺发育未产生明显不良影响;扩口观察法的存活率和产卵率均高于组织观察法,但未达到显著性水平(P>0.05)。扩口观察法与组织观察法比较有明显的优点:(1)操作步骤少,鉴定效率高,所用时间只有后者的1/3,利于开展大群体的性别鉴定和群体间杂交;(2)鉴定可在性腺发育的中期开展,利于实验方案的制定;(3)无伤害;(4)可对性腺整体发育状况进行活体观察。

  • 相关文献

[1]青蛤的保活与营养. 于业绍,顾润润,杨星星. (Mis

[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与地方加强联合协作,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徐竹青. 2005

[3]泥沙底质中不同含沙量对青蛤成活率影响的试验. 汪志清. 2017

[4]基于转录组数据的青蛤微卫星标记开发与验证. 方军,沈彦鹏,张雷雷,李腾腾,邵艳卿. 2020

[5]青蛤的营养分析. 顾润润,周琳,于业绍,叶朝庚. 1999

[6]不同藻类及浓度对青蛤滤水率的影响. 王慧,房斌,周凯,李长松,么宗利,来琦芳,庄平,夏连军. 2008

[7]青蛤工厂化育苗生产性试验. 杨星星,陈坚,于业绍,黄保忠,莫永凯,范新枝. 2004

[8]我国五个青蛤地理群体遗传变异的RAPD分析. 么宗利,周凯,来琦芳,王慧,夏连军. 2005

[9]青蛤胚胎发育生物学特性. 沈保平,孙益奎,于业绍. 2007

[10]青蛤工厂化育苗. 于业绍,周琳,杨世俊,张沛花,陆平. 1998

[11]青蛤育苗技术. 于业绍,王慧,周琳. 1997

[12]青蛤的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 顾润润,于业绍,蔡友琼. 2006

[13]青蛤Cylina sinensis(Gmelin)幼苗快速生长的探讨. 杨星星,沈茂斌,于业绍. 2004

[14]盐度突变对青蛤(Cyclinasinensis)鳃Na~+/K~+-ATPase活性的影响. 林听听,来琦芳,陆建学,么宗利,李子牛,王慧,周凯. 2012

[15]青蛤人工育苗及增养殖的研究. 周琳,于业绍,顾润润,郑国兴,杨世俊,叶朝庚. 2000

[16]青蛤形态学初步观察. 于业绍,郑小东. 2001

[17]海水比重、温度和底质对青蛤稚贝生长、存活的影响. 于业绍,周琳,黄则平,陆平,吴介新. 1997

[18]单细胞藻类饲养青蛤稚贝的研究. 于业绍,周琳,陆平,黄则平. 1998

[19]青蛤体内细菌菌群组成及致病性弧菌的初步调查. 郑国兴,周凯,于业绍,周琳,叶朝庚,陆平,张沛花. 1999

[20]青蛤亲贝的阴干方法和催产试验. 李树国,朱善央,陆锦天. 200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