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利用SPAD氮饱和指数指导玉米中后期氮素诊断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囡囡 1 ; 张春峰 1 ; 张洪权 1 ; 李于 1 ; 宋英博 1 ; 朱宝国 1 ; 孟庆英 1 ; 樊伟民 1 ; 李灿东 1 ; 孟凡祥 1 ;

作者机构: 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

关键词: 玉米;氮肥;产量;相关性

期刊名称: 玉米科学

ISSN: 1005-0906

年卷期: 2022 年 30 卷 002 期

页码: 139-14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研究多年份不同玉米品种各施肥处理SPAD氮素饱和指数变化规律,为寒地玉米氮素诊断提供理论数据.通过研究品种和处理两因素SPAD氮素饱和指数,利用SPAD氮素饱和指数指导玉米中后期氮素诊断,以2018~2020年最佳施肥处理SPAD氮素饱和指数为基础,建立平均年份SPAD氮素饱和指数模型,分别与2018、2019、2020年SPAD氮素饱和指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最佳施肥产量处理为纯氮160 kg/hm2.通过多项式回归方程、指数回归方程、乘幂回归方程、线性回归方程和对数回归方程的计算,得出多项式回归方程相关性最高.对于玉米氮素诊断有较好指导作用,为寒地玉米中后期氮素诊断提供理论数据.

  • 相关文献

[1]不同种植密度与氮肥施用量对春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赵杨,杨德光,钱春荣,王俊河,史晓璐,徐晓波. 2013

[2]黑龙江省半干旱区秸秆还田与氮肥配施对玉米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徐妍,王宇先,赵蕾,于海林,王冰雪,刘悦,兰英. 2023

[3]氮磷对极早熟春玉米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影响. 陈海军,邹德堂,巩双印,张崎峰,李金良,陈凤芝,张作峰. 2011

[4]化学调控和氮肥对高密度下春玉米光热水利用效率 和产量的影响. 刘笑鸣,顾万荣,李从锋,张立国,王明泉,龚士琛,陈喜昌,李彩凤,魏湜,李文华. 2020

[5]秸秆还田下不同氮肥处理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王麒,曾宪楠,孙羽,卞景阳,冯延江,王萍. 2010

[6]玉米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对土壤酶活、土壤养分及秸秆腐解率的影响. 宫秀杰,钱春荣,曹旭,于洋,郝玉波,李梁,葛选良,姜宇博. 2020

[7]氮肥和密度对黑龙江春玉米物质积累、抗倒伏及产量的影响. 佟桐,李彩凤,顾万荣,王明泉,张立国,刘笑鸣,王彬,赵猛. 2019

[8]秸秆还田下不同氮肥处理对玉米氮素吸收利用及产量的影响. 王麒. 2010

[9]黑龙江省玉米氮肥适宜用量研究. 张明怡,李玉影,刘颖,刘双全,姬景红. 2010

[10]连作秸秆还田下玉米氮素积累与氮肥替代效应研究. 闫宇婷,宋秋来,闫超,刘爽,张宇辉,田静芬,邓钰璇,马春梅. 2022

[11]氮肥对玉米品种产量性状的影响. 刘文忠. 2013

[12]玉米产量与气象因子关系的研究与应用. 武洪峰,苏涛,朱梅梅,刘艳霞. 2009

[13]不同杂种优势模式下玉米苞叶和籽粒表型可塑性差异分析. 李昕,蔡泉,郭晓明,李树军,李云龙,李思楠,殷跃,王港庆,张建国. 2021

[14]玉米成熟过程中激素含量及其与子粒灌浆和脱水相关性分析. 戴凌燕,刘玉涛,殷奎德,王宇先,迟莉,张树权. 2017

[15]玉米籽粒容重相关性分析. 吴丽丽. 2012

[16]玉米杂交F_1代秃尖与亲本秃尖相关性研究. 王明泉. 2001

[17]优质香型粳稻绥粳4号精确定量氮肥技术研究. 魏中华. 2012

[18]不同施氮水平和方式对大麦养分吸收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刘双全,李玉影,姬景红,佟玉欣,刘晓莉,徐猛. 2012

[19]包膜控释尿素对寒地水稻产量与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刘忠新,孙磊,吴英,刘玉林. 2009

[20]叶龄诊断施肥法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聂守军,史冬梅,谢树鹏,刘静.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