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北方春玉米区亚洲玉米螟对Bt玉米的抗性风险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黄运新 1 ; 封洪强 2 ; 吴孔明 3 ;

作者机构: 1.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3.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Bt玉米;亚洲玉米螟;种群控制;抗性演化;模型分析

期刊名称: 植物保护学报

ISSN: 0577-7518

年卷期: 2019 年 06 期

页码: 1262-126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解我国北方春玉米区种植Bt玉米条件下主要靶标害虫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的Bt抗性风险,探索合理的Bt玉米种植比例,根据亚洲玉米螟的特点构建种群动态与遗传模型,对不同的Bt玉米种植比例进行分析评估。结果显示,当以种子混合种植75%的Bt玉米+25%的非Bt玉米庇护所时,亚洲玉米螟的种群控制时间,即亚洲玉米螟种群密度下降到每百株玉米植株30头幼虫以下的时间,为1~2年,而害虫的抗性时间,即亚洲玉米螟种群抗性基因频率达到50%的时间,在1代区为40年、在2代区为20年。当以种子混合种植20%、15%、10%、5%的非Bt玉米庇护所时,亚洲玉米螟的种群控制时间仍为1~2年,而害虫的抗性时间缩短,在1代区分别是29、21、15、9年,在2代区分别是14、10、7、4年。表明在研究区域内以种子混合种植20%以上的非Bt玉米庇护所可维持对亚洲玉米螟的Bt抗性管理至少14年。

  • 相关文献

[1]基于有效积温模型的草地贪夜蛾田间种群动态分析. 王文荟,黄运新,周华众,杨俊杰,万鹏,封洪强,彭宇. 2023

[2]草地贪夜蛾对国产Bt玉米的抗性风险评估. 王文荟,黄运新,万鹏,封洪强,吴孔明. 2023

[3]亚洲玉米螟和黏虫幼虫取食Cry1F蛋白后的中肠组织病理变化. 李国平,姬婷婕,陈文波,赵晓辉,黄建荣,田彩红,封洪强. 2020

[4]棉田玉米螟的发生为害及分布型研究. 李巧丝,刘芹轩,高宗仁,刘孝纯,吴孔明,邱峰,张典,许天佑. 2000

[5]转聚合cry1A.105、cry2Ab2和cp4epsps基因抗虫耐除草剂玉米的田间抗性评价. 李国平,刘冰,黄建荣,邱峰,封洪强.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