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8个‘丹桂’杂交新品系初步鉴定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游小妹 1 ; 陈常颂 1 ; 钟秋生 1 ; 陈志辉 1 ; 林郑和 1 ; 单睿阳 1 ;

作者机构: 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国家茶树改良中心福建分中心/福建省茶树种质资源共享平台

关键词: 丹桂;自然杂交;新品系;鉴定

期刊名称: 茶叶学报

ISSN: 2096-0220

年卷期: 2015 年 56 卷 02 期

页码: 85-90

摘要: 以黄棪为对照,对8个从丹桂自然杂交后代选育的新品系的特征特性、鲜叶产量、制茶品质、光合特性、生化成分等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各品系均为灌木型,树姿半开张,叶形椭圆或长椭圆,叶片大小为中叶或小叶,叶片稍上斜着生,芽叶黄绿色,茸毛少;DG-1、DG-3、DG-5、DG-7、DG-8等品系3年平均鲜叶产量均比对照高;乌龙茶感官品质3年平均总分DG-1、DG-2、DG-5和DG-8等较高,总体表现为花香较显、味较醇爽;净光合速率为10.68~14.22μmol·m-2·s-1,DG-6最高,DG-2最低;蒸腾速率为2.58~4.65 mol·m-2·s-1,DG-1最高,DG-4最低;氨基酸含量为3.58%~6.41%,DG-1、DG-3、DG-5等品系较高;EGCG含量为83.95~113.4mg·g-1,DG-4、DG-7较高;儿茶素总量为156.20~208.46 mg·g-1,DG-4、DG-6、DG-8等品系较高。经综合鉴定,DG-1、DG-5和DG-8三个新品系的表现较好。

  • 相关文献

[1]10个红紫芽新品系初步筛选鉴定. 游小妹,钟秋生,陈志辉,林郑和,单睿阳,陈常颂. 2016

[2]6个铁观音杂交创新种质筛选鉴定. 游小妹,林郑和,陈志辉,钟秋生,单睿阳,陈常颂. 2018

[3]‘丹桂’乌龙茶不同做青环境主要生化成分的变化. 游小妹,钟秋生,陈常颂. 2011

[4]丹桂白茶加工过程主要生化成分的变化. 游小妹,陈常颂,钟秋生,王贵芳,陈荣冰. 2009

[5]丹桂品种红茶加工过程主要生化成分的变化. 游小妹,陈常颂,钟秋生,陶湘辉,王贵芳,陈荣冰. 2010

[6]烘焙工艺对丹桂乌龙茶感官品质及生化成分的影响. 孙君,朱留刚,林志坤,张文锦. 2016

[7]SDE-GC/MS分析丹桂品种乌龙茶香气成分. 钟秋生,陈常颂,张应根,游小妹,林郑和,陈志辉,王贵芳,陈荣冰. 2012

[8]乌龙茶新品种丹桂区域试验. 游小妹,陈志辉,林郑和,钟秋生,陈常颂,陈荣冰. 2013

[9]变温烘焙技术对丹桂乌龙茶香气品质的影响. 孙君,朱留刚,林志坤,张文锦. 2017

[10]丹桂绿茶窨制工艺. 王振康,邬龄盛,王秀萍,王丽丽. 2023

[11]不同做青环境对丹桂秋季乌龙茶香气品质的影响. 钟秋生,陈常颂,游小妹,陶湘辉,张应根,陈荣冰. 2010

[12]乌龙茶品种金牡丹杂交后代早期单株鉴定及SSR分子标记筛选. 陈志辉,游小妹,林郑和,钟秋生,陈常颂. 2017

[13]利用荧光SSR标记鉴定茶树自然杂交后代遗传背景. 杨军,游小妹,陈常颂. 2023

[14]4个茶树品种自交后代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杨军,王让剑,孔祥瑞,郑国华. 2016

[15]金牡丹自然杂交后代遗传差异分析. 杨军,孔祥瑞,王让剑,郑国华. 2014

[16]金萱杂交创新种质的初步筛选鉴定. 游小妹,陈常颂,林郑和,陈志辉,钟秋生. 2011

[17]茶树品种'金牡丹'自然杂交后代遗传鉴定. 杨军,孔祥瑞,郑国华,邱陈华,王让剑. 2023

[18]高产优质乌龙茶新品系紫龙袍选育. 陈荣冰,黄福平,张方舟,姚信恩,陈常颂,游小妹. 2000

[19]芭蕉属植物内生菌特性的研究. 陈璐,刘波,赖钟雄,肖荣凤,车建美. 2010

[20]闽引圆叶决明辐射变异后代新品系(86134-32-3)的若干特性. 徐国忠,郑向丽,应朝阳,黄毅斌,翁伯琦.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