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朱文静 1 ; 冯展康 1 ; 戴世元 1 ; 张平平 2 ; 嵇文 3 ; 王爱臣 1 ; 魏新华 1 ;
作者机构: 1.江苏大学农业工程学院
2.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3.江苏省洪泽湖农场集团有限公司农业科技研究所
关键词: 无人机遥感;图像处理;多光谱;特征融合;倒伏;小麦
期刊名称: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ISSN:
年卷期: 2024 年 001 期
页码: 197-206
收录情况: EI ; SC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探究多特征融合方法在作物倒伏领域快速精准识别中的适用性,利用无人机获取多田块冠层尺度的不同倒伏率麦田多光谱数据,对原始倒伏图像进行图像拼接、辐射校正、几何校正等预处理,并利用重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和阴影指数分别剔除土壤和阴影背景,提取小麦倒伏DSM模型和植被指数分别与多光谱图像进行多特征图像主成分变换融合,筛选差异性较大的纹理特征,采用支持向量机(SVM)、人工神经网络(ANN)和最大似然法(MLC)监督分类模型对多光谱和DSM融合图像、多光谱和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融合图像、多光谱图像和纹理特征图像进行监督分类,并采用总体精度(OA)、 Kappa系数和提取误差综合评价各监督模型的分类性能和倒伏提取精度。分类结果表明:各监督分类方法在不同倒伏区域提取结果建模效果趋势一致,SVM和ANN整体提取精度高于MLC,在高倒伏区域,多光谱与NDVI融合图像的SVM监督模型(OA:92.63%, Kappa系数:0.85,提取误差:1.11%)提取效果最好;在中倒伏区域,多光谱与DSM融合图像的SVM监督模型(OA:90.35%, Kappa系数:0.79,提取误差:9.34%)提取效果最好;在低倒伏区域,均值纹理特征图像的ANN监督模型(OA:91.05%, Kappa系数:0.82,提取误差:8.20%)提取结果较好。本研究将DSM模型、植被指数、纹理特征与多光谱图像进行融合对比,并对多特征融合方法能否高精度有效提取小麦倒伏信息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无人机多光谱遥感结合特征融合技术能有效提取小麦倒伏面积,提取效果优于单特征小麦倒伏图像。本研究结果可为助力小麦倒伏灾情调查数据的精确获取方法提供参考。
- 相关文献
[1]生理调节剂劲丰对小麦抗倒性和产量结构的影响. 张平平,马鸿翔,姚金保,陈小霖,耿志明,杨丹. 2011
[2]基于示范样地实际倒伏样本的小麦抗倒机制解析. 曹帅,侯朋福,薛利祥,赵素雅,薛利红,杨林章. 2023
[3]基于经济型低空无人机对小麦重要产量表型性状的多生育时期获取和自动化分析. 丁国辉,许昊,温明星,陈佳玮,王秀娥,周济. 2019
[4]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的小麦籽粒赤霉病识别. 梁琨,杜莹莹,卢伟,王策,徐剑宏,沈明霞. 2016
[5]基于PDA的农业信息终端系统研究. 曹宏鑫,杨余旺,葛道阔,陈春. 2007
[6]臭氧胁迫对不同敏感型水稻茎秆抗倒性状的影响. 邵在胜,穆海蓉,赵轶鹏,贾一磊,王云霞,杨连新,王余龙. 2017
[7]植物生长调节剂劲丰对大麦抗倒性与产量的影响. 吴传万,杜小凤,杨文飞,顾大路,文廷刚,钱新民,朱云林,王伟中. 2013
[8]调节剂"葵保"在油葵上的应用效果. 顾大路,赵忠,朱云林,杨文飞,王伟中. 2012
[9]花后人为模拟倒伏对超级稻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赵新勇,邵在胜,吴艳珍,赵轶鹏,王余龙,王云霞,杨连新. 2018
[10]油葵倒伏原因及其预防措施. 顾大路,赵忠,朱云林,杨文飞,王伟中. 2012
[11]水稻倒伏原因及防止措施的研究进展. 顾大路,吴传万,杜小凤,朱云林,王伟中. 2008
[12]水稻灭茬机扶茬机构设计与试验. 赵博,汪小旵,杨四军,Morice O.ODHIAMBO. 2018
[13]不同氮肥处理对水稻生理效应及产量的影响. 杨和川,陈留根,秦裕营,梁长东,刘红江,任立凯. 2018
[14]3种生长抑制剂对多花黑麦草种子产量的影响. 孙旭春,顾洪如,张霞,董臣飞,许能祥. 2018
[15]大豆耐密植相关性状遗传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朱金龙,刘锦宇,朱晓斌,高祎,吴士浩,徐坤,刘大军,夏正俊. 2023
[16]生长调节剂对大豆-玉米间作模式中玉米产量和抗倒性的影响. 严旖旎,单海勇,刘旭杰,张晋,石晓旭,石吕,刘建,杨美英. 2024
[17]不同时期喷施二氢卟吩铁和调环酸钙对水稻倒伏及产量的影响. 宋佳敏,尤杰,文廷刚,蒋伟勤,杜小凤,顾大路,季英华,徐永刚. 2023
[18]抗倒酯对多花黑麦草生长与倒伏的影响. 孙旭春,顾洪如,沈益新,王显国,丁成龙. 2012
[19]生长调节剂对不同类型玉米的调控研究. 孔令杰,袁建华,孟庆长,陈艳萍,赵文明,郑飞. 2012
[20]多视角深度相机的猪体三维点云重构及体尺测量. 尹令,蔡更元,田绪红,孙爱东,石帅,钟浩杰,梁世豪.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半冬性高产优质小麦宁洪麦452的选育及特征特性
作者:张平平;徐修奎;姚金保;张云涛;宋桂成;周淼平
关键词:小麦;宁洪麦452;选育;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
基于重组自交系群体的小麦籽粒硬度QTL分析
作者:周淼平;杨学明;张鹏;宋桂成;张平平;何漪
关键词:小麦;籽粒硬度;重组自交系;QTL
-
拔节期渍害对小麦品质及饼干制品的影响
作者:宋桂成;余桂红;姚金保;张平平;张鹏;马鸿翔
关键词:拔节期;渍害;品质;面团;饼干
-
小麦籽粒硬度QTL的分析
作者:周淼平;杨学明;张鹏;张平平;姚金保;何漪
关键词:小麦;籽粒硬度;数量性状座位(QTL);分子设计育种
-
宁麦9号/扬麦158重组自交系群体产量性状的遗传解析
作者:姜朋;张旭;吴磊;何漪;张平平;马鸿翔;孔令让
关键词:小麦;宁麦9号;扬麦158;产量;KASP标记
-
江苏省小麦品种(系)籽粒产量基因型与环境互作分析
作者:姚金保;张鹏;余桂红;马鸿翔;杨学明;周淼平;张平平
关键词:小麦;AMMI模型;稳定性;适应性;试点鉴别力
-
拔节期渍水对小麦籽粒品质相关性状的影响
作者:宋桂成;史高玲;张平平;王化敦;张鹏;马鸿翔
关键词:渍害;拔节期;峰值时间;品质;溶剂保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