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曹庆军 1 ; 杨粉团 1 ; 梁尧 1 ; 姜晓莉 1 ; Lamine Diallo 2 ; 李刚 1 ;
作者机构: 1.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2.吉林大学植物科学学院
关键词: 春玉米;粘虫;危害;模拟;产量;品质
期刊名称: 华北农学报
ISSN: 1000-7091
年卷期: 2015 年 30 卷 03 期
页码: 180-18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研究粘虫不同危害程度下玉米"源库"变化特征规律、不同叶位叶片对籽粒贡献率以及虫害对玉米品质的影响。以玉米品种先玉335、郑单958、利民33为试验材料,利用去叶留叶脉的方法对灌浆期粘虫不同危害程度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粘虫危害后造成"源""库"关系变化,玉米灌浆期不同部位叶以"穗三叶"对玉米籽粒库的贡献率较大,3个品种"穗三叶"平均贡献率达48.08%,其次是"穗三叶"上部2片叶、再次为玉米顶三叶。相关分析表明,粘虫咬食后"源"的减少率与玉米单株生产力减少率呈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不同危害程度下,"穗三叶"以下叶片吃光(危害较轻)、整株剩顶5片叶(危害较重)、整株剩顶3片叶(危害严重)、整株叶片食完(危害特别严重)分别比对照(未咬食)降低4.22%,26.03%,39.26%,48.82%,粘虫咬食玉米减产幅度可达4.22%~48.82%。对梨树和农安两县市受粘虫危害的30个田间定位点统计,最高减产51.23%,平均减产20.83%,证明粘虫咬食对玉米产量影响较大。方差分析进一步证明,不同模拟处理、不同品种以及处理与品种交互作用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另外,粘虫危害可以影响玉米的商品品质,随着玉米源危害程度的加大,玉米籽粒中蛋白和淀粉含量比对照下降幅度较大,分别降低9.73%~15.91%和6.19%~11.11%,而脂肪含量变异相对较小。
- 相关文献
[1]粘虫危害模拟及对吉林春玉米物质生产及相关性状的影响. 曹庆军,杨粉团,梁尧,姜晓莉,李刚. 2015
[2]控释氮肥对春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谢佳贵,尹彩侠,侯云鹏,王立春,张国辉,张玉欣,苏春辉. 2009
[3]堆肥与化肥减量配施对春玉米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刘春光,岳玉兰,马襄鸿,武俊男,王立春,程正海. 2024
[4]猪粪秸秆堆肥替代化肥对春玉米碳代谢关键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刘春光,马襄鸿,岳玉兰,武俊男,耿玉辉,王立春,程正海. 2024
[5]亚洲玉米螟危害玉米产量损失估算方法研究. 谢为民,王蕴生,杨桂华,李建平,张荣. 1993
[6]春玉米平衡施肥效果的研究. 谢佳贵,王立春,尹彩侠,侯云鹏,杨贵莲,张国辉,于雷. 2008
[7]钾肥运筹对春玉米农学效应和钾素利用的研究. 李德忠,吕岩,朱明志,于双成,贾维东. 2013
[8]化控技术对春玉米农艺性状及光合性能的影响. 孟祥盟,孙宁,边少锋,方向前,闫伟平. 2014
[9]不同氮肥施用水平对春玉米光合特性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刘剑钊,袁静超,周康,梁尧,闫孝贡,张洪喜,任军,蔡红光. 2019
[10]综合农学管理模式对春玉米产量和养分累积特征的影响. 袁静超,刘剑钊,梁尧,展文洁,张洪喜,曾子豪,蔡红光,任军. 2019
[11]追施不同种类稳定性尿素对春玉米产量的影响. 张洪喜,赵蔚,郝文雅,曹明慧,刘剑钊,刘松涛,袁静超. 2019
[12]不同栽培模式下东北春玉米产量与肥料效率的差异. 杨建,侯云鹏,刘志全,尹彩侠,孔丽丽,李前. 2020
[13]品种与植物生长调节剂互作对春玉米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影响. 孙宁,边少锋,孟祥盟,赵洪祥,于玮淇. 2020
[14]滴灌施氮对东北春玉米物质生产、转运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张磊,孔丽丽,侯云鹏,李素琴. 2020
[15]不同农艺运筹模式对玉米产量、养分吸收及群体光合特性的影响. 展文洁,刘剑钊,梁尧,袁静超,张洪喜,刘松涛,蔡红光,任军. 2020
[16]施磷对东北黑土区春玉米产量、磷素吸收利用及土壤磷素平衡的影响. 张磊,都钧,孔丽丽,尹彩侠,赵胤凯,侯云鹏,李前,李素琴. 2020
[17]覆膜滴灌下氮肥与种植密度互作对东北春玉米产量、群体养分吸收与转运的调控效应. 侯云鹏,孔丽丽,尹彩侠,李前,王立春,徐新朋. 2021
[18]深松对三江平原春玉米田土壤水分和产量的影响. 郑培峰,张晓龙,司雨,吕艳杰,王立春,王永军. 2023
[19]轮耕对吉林省西部春玉米田土壤团聚体和产量的影响. 王周,李强,焦云飞,高洪军,张秀芝,朱平,彭畅. 2022
[20]东北黑土区秸秆不同还田方式下玉米产量及养分累积特征. 蔡红光,梁尧,闫孝贡,刘剑钊,袁静超,张洪喜,任军,王立春.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还田方式对玉米秸秆腐解特征及其节肥潜力的影响
作者:刘熙明;袁静超;梁尧;刘剑钊;任军;高强;冯国忠;蔡红光
关键词:还田方式;还田量;腐解特征;养分释放
-
玉米秸秆源有机物料还田对黑土团聚体碳氮分布的影响
作者:刘婷慧;范围;闫金垚;张畅;张水梅;程松;袁静超;刘剑钊;任军;梁尧;蔡红光
关键词:黑土;秸秆;生物炭;有机碳;全氮;团聚体
-
基于最小数据集的不同有机物料还田黑土土壤质量评价
作者:王艺霖;梁尧;蔡红光;徐康宁;张水梅;张畅;范围;袁静超;刘剑钊;任军
关键词:黑土;秸秆;畜禽粪肥;土壤质量;土壤质量指数;最小数据集
-
秸秆全量深翻还田条件下玉米钾素吸收特征及钾肥适宜用量研究
作者:程松;王一莹;刘培兴;张水梅;张畅;刘剑钊;梁尧;袁静超;范围;李晓林;蔡红光
关键词:春玉米;秸秆全量还田;子粒产量;钾肥用量;钾素吸收量
-
简便快捷测定人参中9种皂苷含量的方法
作者:郝丽珊;王莹;范宏;谭丽;宋志峰;姜晓莉
关键词:超声提取;高效液相;人参皂苷;简便快捷
-
东北黑土区典型县域农牧系统养分流动特征分析
作者:王一莹;张畅;袁静超;刘剑钊;王乃卉;梁尧;范围;任军;蔡红光
关键词:农牧系统;农业绿色发展;氮磷利用率;NUFER模型;减施潜力
-
大豆种质资源苗期对氟磺胺草醚耐受性初步评价
作者:吴律;辛贵民;刘威;刘同方;姜晓莉;王玉民
关键词:大豆;氟磺胺草醚;除草剂;耐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