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水稻胡麻叶斑病病原菌的分离及鉴定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陈洪亮 1 ; 彭陈 2 ; 王俊伟 3 ; 袁艺 4 ; 郭士伟 5 ;

作者机构: 1.江苏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2.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江苏省优质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3.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4.江苏省优质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5.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遗传生理研究所

关键词: 水稻胡麻叶斑病;病原分离;病原鉴定;稻平脐蠕孢

期刊名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SN: 1671-9387

年卷期: 2012 年 40 卷 08 期

页码: 83-8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对水稻胡麻叶斑病病原菌进行分离和鉴定,为进一步研究该病的发病机理和有效防控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常规真菌分离方法分离水稻胡麻叶斑病病原菌,通过回接试验进行柯赫氏法则验证,对确认为水稻胡麻叶斑病病原菌的菌落进行形态学和分子鉴定。【结果】经回接试验确认分离的水稻胡麻叶斑病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单生,褐色,不分枝,顶端呈膝状弯曲,分生孢子呈长椭圆形、梭形、倒棍棒状,正直或向一侧弯曲,褐色,两端渐狭,钝圆,种脐较平,有5~10个假隔膜。18SrDNA和ITS序列长度分别约为1.8kb和570bp,与待鉴定病原菌18SrDNA同源性最高的是狗牙根平脐蠕孢有性态(Cochliobolus cynodontis),二者的相似度为99%;与其ITS序列同源性最高的是稻平脐蠕孢(Bipolaris oryzae),二者的相似度也为99%。聚类分析发现,该病原菌与蟋蟀草平脐蠕孢(Bipolaris eleusines)的18SrDNA同源关系最近,与平脐蠕孢属(Bipolaris sp.)的ITS同源关系最近。【结论】成功分离到水稻胡麻叶斑病病原菌,形态学与分子鉴定结果均显示其为稻平脐蠕孢。

  • 相关文献

[1]草莓炭疽病病原鉴定及其对12种杀菌剂的毒力测定. 杨敬辉,陈宏州,肖婷,吴祥,吉沐祥,庄义庆. 2015

[2]水稻恶苗病病原菌鉴定及室内药剂毒力测定. 陈宏州,杨红福,姚克兵,束兆林,周华飞,庄义庆. 2018

[3]桃细菌性穿孔病病原鉴定. 赵文静,纪兆林,葛金涛,缪美华,刘兴满. 2020

[4]紫山药炭疽病病原菌鉴定. 韩晓勇,殷剑美,张培通,王立,郭文琦,李春宏. 2020

[5]一种新发现的侵染绿豆的菜豆普通花叶病毒分子鉴定. 沈良,崔瑾,夏妍,崔晓艳,陈新. 2014

[6]茭白叶斑病病原鉴定及其对5种杀菌剂的敏感性测定. 蒋冬阳,陈夕军,陈银凤,陈宸,张治平,魏利辉. 2022

[7]江苏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的鉴定. 任春梅,程兆榜,缪倩,王锋,张重阳,徐冬青,周益军. 2013

[8]南通市蚕豆赤斑病病原菌鉴定及其抑菌药剂筛选. 王凡,卞晓春,刘陈玮,徐仁超,陆红臣,吴春芳. 2024

[9]大豆炭疽病病原鉴定及大豆种质资源抗病性评价. 李艺阳,吴冕,王幸,顾和平,陈新,崔晓艳. 2024

[10]江苏省蚕豆叶斑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生物学特性与防控药剂筛选. 卞晓春,王凡,刘陈玮,徐仁超,陆红臣,吴春芳. 2024

[11]抗鹅黄病毒JS804株E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钮慧敏,李银,黄欣梅,刘宇卓. 2012

[12]苏南丘陵区紫花苜蓿菌核病病原研究及防治初报. 张薇,胡跃高,张力群,储国良. 2003

[13]棉花叶斑病病原真菌的鉴定及室内药剂筛选. 林玲,林多多,袁生,周益军. 2009

[14]动物抗血清及其制备技术要点与应用进展. 王占伟.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