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国良 1 ; 王帅 1 ; 张吉 1 ; 罗青 1 ; 李铁刚 1 ;
作者机构: 1.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地质过程与环境功能实验室;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关键词: 玄武岩;板块俯冲;俯冲带;板内火山;地幔;西太平洋
期刊名称: 海洋与湖沼
ISSN: 0029-814X
年卷期: 2017 年 06 期
页码: 1220-123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板块俯冲和板内岩浆作用都是导致地表和地球内部物质大规模循环的重要地质过程。但是,两个地质过程的岩浆成因机制,以及成因上的内在联系都存在很大争议。西太平洋是全球沟-弧-盆体系最发育的地区,也是全球板内火山作用(海山和洋底高原)分布最集中的场所。为阐明西太平洋海盆的上地幔软流圈性质、岛弧岩浆形成的控制机制、以及板块内部火山作用(碱性火山岩)的成因机制,在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热带西太平洋海洋系统物质能量交换及其影响"项目的资助下,本文对西太平洋马里亚纳-雅浦俯冲系统、汤加-科玛迪克俯冲带及其俯冲前缘海盆的成因机制、南中国海扩张期海盆玄武岩和板内火山作用、西太平洋海盆上地幔的Dupal异常分布和成因机制等展开了系统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研究,并取得了新的科学认识和成果。主要认识包括:(1)雅浦岛弧主要由变质岩-角闪岩组成,其形成于3—6Kbar温压条件下,代表岛弧下部来自帕里西维拉海盆的变质基底;(2)加洛林洋脊主要由玄武岩组成,其不是一个岛弧,而可能是一个地幔柱形成的洋底高原;(3)汤加-科玛迪克岛弧岩浆组成体现了西南太平洋俯冲板片俯冲速率的直接影响;(4)厘定了汤加-科玛迪克俯冲前缘板块的年龄(103.7Ma),并认识到其代表古太平洋扩张中心并消耗了Ontong Java超级地幔柱的组分;(5)首次在南海发现了碳酸盐化的硅酸岩岩浆向碱性玄武岩转化的现象,提出了板内碱性玄武岩成因的新链条;(6)西太平洋海盆的地幔广泛存在Dupal异常,该异常从西太平洋岛弧俯冲带一直延伸至南海海盆,其中南海海盆的Dupal异常主要受到大陆裂解和海南地幔柱作用的双重影响。通过以上认识,进一步揭示了西太平洋沟-弧-盆体系和板内岩浆体系作用机制,以及俯冲板片物质与板内火山活动之间的成因关联,这对于深刻理解板块构造导致的地球内外物质循环规律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 相关文献
[1]南海及周缘地区地幔组成和动力学的岩石地球化学制约. 赵智华,张国良,王帅,张吉. 2019
[2]海底熔岩风化作用及其地质意义. 鄢全树,张平阳,石学法,张海桃. 2017
[3]西菲律宾海盆本哈姆隆起玄武岩岩浆作用条件. 王睿睿,鄢全树,田丽艳,张海桃,施美娟. 2018
[4]地球的层圈结构与穿越层圈构造. 许志琴,王勤,孙卫东,李忠海. 2018
[5]马里亚纳俯冲系统的构造特征. 刘鑫,李三忠,赵淑娟,郭玲莉,王永明,李玺瑶,王鹏程,孙文军,曹现志,戴黎明,于胜尧,张臻,臧艺博,孔祥超,张勇,郑祺亮. 2017
[6]微板块构造理论:全球洋内与陆缘微地块研究的启示. 李三忠,索艳慧,刘博,刘永江,李玺瑶,赵淑娟,朱俊江,王光增,张国伟. 2018
[7]伊豆-小笠原-马里亚纳俯冲带地震成因. 孔祥超,李三忠,王永明,索艳慧,戴黎明,王鹏程,王倩,郭玲莉,朱俊江. 2017
[8]东北日本地震波速度、V_P/V_S和各向异性结构:对俯冲带水迁移过程的探讨. 王建,肖卓伟,赵大鹏,姚振兴. 2018
[9]俯冲带板间地震活动的热-力学特征. 高翔. 2017
[10]板块驱动力:问题本源与本质. 李三忠,王光增,索艳慧,李玺瑶,戴黎明,刘一鸣,周洁,郭玲莉,刘永江,张国伟. 2019
[11]热带西太平洋浮游纤毛虫的垂直分布. 王超锋,赵丽,赵苑,李海波,陈雪,张珊,张武昌,肖天. 2016
[12]西太平洋—北印度洋及其洋陆过渡带:古今演变与论争. 张国伟,李三忠. 2017
[13]温度对热带西太平洋活体浮游有孔虫Globigerinoides sacculifer生长的影响研究. 董帅帅,类彦立,李铁刚,翦知湣. 2018
[14]西太平洋风尘沉积记录研究进展. 万世明,徐兆凯. 2017
[15]主流系与西太平洋暖池变异机制研究进展. 王凡,汪嘉宁,张林林,周慧,杨宇星. 2017
[16]西太平洋深海科学观测网的建设和运行. 汪嘉宁,王凡,张林林. 2017
[17]印尼贯穿流源区环流的多尺度变异及其科学重要性. 袁东亮,周慧,王铮,李翔. 2017
[18]西太平洋岛弧-弧后盆地热液活动及成矿作用. 石学法,李兵,鄢全树,叶俊. 2016
[19]2014年冬季西太平洋浮游植物光合作用特征. 李俊磊,孙晓霞,张文静,陈芸燕. 2016
[20]2018年春季西太平洋Kocebu海山区海水中颗粒态有机碳的地球化学特征. 马骏,宋金明,李学刚,袁华茂,李宁,段丽琴,王启栋.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乌鳢三种性腺组织的转录组比较分析
作者:黄苏静;吴玉霞;夏威威;张啸天;赵建;李凯彬;罗青;刘海洋;费树站;陈昆慈;欧密
关键词:乌鳢;转录组;差异表达基因(DEG);性别分化;性腺发育
-
斑鳢ghr基因克隆、表达分析及性类固醇激素诱导的响应
作者:吴玉霞;张啸天;张扬;赵建;罗青;刘海洋;费树站;陈昆慈;欧密
关键词:斑鳢;生长激素受体基因(ghr);基因克隆;表达分析;激素诱导
-
斑鳢后备亲本体质量与形态性状间的关系分析
作者:夏威威;刘海洋;欧密;罗青;黄苏静;赵训金;熊炳源;吴国宏;陈昆慈;赵建
关键词:斑鳢;形态性状;通径分析;多元回归分析
-
乳酸菌对杂交鳢肠道菌群和生长的影响
作者:欧密;徐晟云;陈昆慈;罗青;刘海洋;梁新球;赵建
关键词:杂交鳢;乳酸菌;肠道菌群结构;生长性能;饵料转换率
-
斑鳢叉头框转录因子基因Foxl2的克隆表达及性类固醇激素刺激下的表达响应
作者:吴燕铎;欧密;高丹丹;陈昆慈;罗青;刘海洋;赵建
关键词:斑鳢;Foxl2基因;克隆;性类固醇激素;mRNA表达分析
-
鳢性别控制育种及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欧密;赵建;罗青;刘海洋;黄容;汪亚平;陈昆慈
关键词:鳢;性别控制育种;性逆转;雄鳢1号;生长性能
-
斑鳢生长激素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作者:高丹丹;欧密;吴燕铎;陈昆慈;刘海洋;罗青;赵建
关键词:斑鳢;生长激素(GH);基因克隆;表达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