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程永盛 1 ; 廖耀平 1 ; 何秀英 1 ; 刘维 1 ; 卢东柏 1 ; 张少红 1 ; 陈钊明 1 ;
作者机构: 1.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广东省水稻育种新技术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水稻;新材料;杂种优势
期刊名称: 广东农业科学
ISSN: 1004-874X
年卷期: 2016 年 43 卷 04 期
页码: 29-32+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通过对一个水稻新材料粤恢722的观察和研究,发现粤恢722虽然本身产量及产量性状较差,但具有强恢特性,其杂交后代表现出很强的杂种优势。通过对F2群体的基因定位研究,在第6、11条染色体上分别初步定位到控制结实率杂种优势和控制每穗粒数杂种优势的QTL各1个,具有在杂合状态下强于纯合型高值亲本的特性。
- 相关文献
[1]绿色性状聚合育种. 周少川,李泽福,戴陆园,余新桥. 2016
[2]杂种优势预测方法存在问题及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 李宏,黄道强,赖穗春,王志东,周德贵,王重荣,周少川. 2014
[3]水稻籼粳交育种研究综述. 李宏,周少川,黄道强,卢德城,赖穗春,王志东,周德贵,王重荣,李辉. 2012
[4]加工番茄的杂种优势. 王永飞,王鸣,王得元,王雷. 1998
[5]菜心杂种优势利用的现状与展望. 唐文武,吴秀兰,李桂花,吉前华,黄英金. 2005
[6]冬瓜主要农艺性状的杂种优势初步分析. 谢大森,何晓明,赫新洲,彭庆务. 2003
[7]甜玉米单倍体高效诱导研究. 李高科,胡建广,郑锦荣,刘建华,韩福光. 2013
[8]辣椒核质互作雄性不育三系杂种优势利用研究进展. 王恒明,王得元,李颖,郭汉权. 2003
[9]十字花科蔬菜雄性不育在杂交育种上的利用. 李桂花,张衍荣,曹健,黎国喜. 2003
[10]番茄雄性不育研究现状与展望. 李翔,李涛,宫超,黎振兴,孙光闻. 2023
[11]杂交稻稻米品质的遗传研究. 梁世胡,李传国,吴东辉,伍应运,符福鸿,黄德娟. 2000
[12]分子标记预测作物杂种优势的研究进展. 任羽,王得元,张银东. 2004
[13]辣椒杂交种与亲本苗期叶片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徐小万,李颖,王恒明,李涛,何水林,官德义. 2016
[14]谈谈烤烟杂种优势利用. 马柱文,李集勤,谢锐鸿,吕锦津. 2014
[15]甜玉米种子活力及其杂种优势初步研究. 毛笈华,文天祥,于永涛,李春艳,祁喜涛,高磊,胡建广. 2015
[16]利用微卫星标记分析家鸡的群体遗传变异. 杨勇,朱庆,胡刚安. 2000
[17]甜玉米单倍体高效诱导研究. LI Gao-ke,李高科,ZHENG Jing-rong,郑锦荣,HU Jian-guang. 2013
[18]分子标记技术在我国糯玉米育种中的应用. 李春艳,刘建华. 2011
[19]从胜泰1号的育成谈三高水稻品种的选育. 江奕君. 2003
[20]水稻遗传多样性育种体系创新. 李晓方. 200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水稻种子分类方法
作者:王晓飞;刘维;巫浩翔;陈浩;张丽婷;潘朝阳;何秀英
关键词:水稻;种子分类;深度学习;卷积神经网络
-
试验基地建设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试验基地为例
作者:李健雄;陈建酉;涂从勇;朱素素;江远汉;何文杰;陈荣彬;何秀英
关键词:水稻;试验基地;种业产业园;高质量发展
-
高质量发展形势下广东粮食生产现状、问题与对策
作者:陈荣彬;潘俊峰;何秀英;涂从勇;李健雄;刘婉卿
关键词:水稻;全产业链;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科技创新;政策制定;广东
-
水稻白叶枯病免疫与抗性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王玉珠;张明永;刘维;夏快飞;曾璇
关键词:水稻;白叶枯病;抗病基因;免疫机制
-
高产优质水稻品种粤禾丝苗抗倒伏性状及遗传分析
作者:王晓飞;陆展华;刘维;王石光;陈浩;巫浩翔;何秀英
关键词:水稻;粤禾丝苗;抗倒伏;茎秆;基部节间壁厚
-
应用CRISPR/Cas9技术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创制广东丝苗米新种质
作者:王石光;陆展华;刘维;卢东柏;王晓飞;方志强;巫浩翔;何秀英
关键词:广东丝苗米;香味;粒形;CRISPR/Cas9;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
国内外旱稻研究现状及对广东的启示
作者:陆展华;刘维;王石光;巫浩翔;王晓飞;陈浩;潘朝阳;何秀英
关键词:旱稻;育种;干旱;低碳;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