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增氧对不同秸秆还田稻田田面水养分动态及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胡锦辉 1 ; 薛利红 1 ; 钱聪 2 ; 薛利祥 2 ; 曹帅 1 ;

作者机构: 1.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2.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关键词: 秸秆还田;增氧;水稻;田面水COD;温室气体排放;产量

期刊名称: 环境科学

ISSN: 0250-3301

年卷期: 2023 年 004 期

页码: 2348-2355

收录情况: E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秸秆还田对于改善土壤结构、培肥土壤和提高农作物产量与品质有着重要意义,但秸秆还田会增加甲烷排放和面源污染物排放等环境风险,如何减少秸秆还田带来的负面效应是亟需解决的难题.系统比较了增氧对不同碳氮比秸秆还田稻田水稻生长期内田面水碳氮含量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秸秆还田均明显增加了稻田田面水中化学需氧量(COD),虽略微降低了N2O排放,但显著促进了稻田甲烷的排放和全球增温潜势,大小表现为:麦秸还田>油菜秸秆>蚕豆秸秆还田;秸秆还田处理提高了水稻产量,但统计未达显著水平.增氧处理不显著影响水稻产量,使秸秆还田后田面水COD降低15%~32%,稻田甲烷排放显著降低10.4%~24.8%,稻田GWP显著降低9.7%~24.4%,其中麦秸还田处理下增氧效果最佳.结果发现增氧措施在秸秆还田稻田尤其是麦秸还田稻田温室气体减排与降低COD排放风险中的潜在作用及其应用可能性.

  • 相关文献

[1]不同麦秸还田量对水稻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常勇,黄忠勤,周兴根,孙克新,周涧楠,丁震乾,王波,李小珊. 2018

[2]不同麦秸还田量对水稻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常勇,黄忠勤,周兴根,孙克新,周涧楠,丁震乾,王波,李小珊. 2018

[3]不同小麦秸秆还田量对水稻生长、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及酶活性的影响. 韩新忠,朱利群,杨敏芳,俞琦,卞新民. 2012

[4]短期不同秸秆还田与耕作方式对土壤养分与稻麦周年产量的影响. 顾克军,张传辉,顾东祥,张斯梅,石祖梁,杨四军. 2017

[5]长期秸秆还田对水稻产量与田面水环境的影响. 孙国峰,孙仁华,周炜,刘红江,盛婧,徐志宇. 2023

[6]稻麦周年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吴晶晶,张斯梅,顾东祥,顾克军. 2021

[7]紫云英联合稻秸还田下化肥减量对水稻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周影,王琳,魏启舜,郭成宝,殷宏宝,周学珍. 2023

[8]生活污水尾水灌溉对麦秸还田水稻幼苗及土壤环境的影响. 刘雅文,薛利红,杨林章,王悦满. 2018

[9]苏北稻麦周年绿色高效栽培关键技术. 冯国华,王健康,张会云,赵轶鹏,王静,常勇. 2018

[10]水稻秸秆还田对小麦化感作用研究进展. 李波,石晓旭,刘建,薛亚光,石吕,魏亚凤. 2021

[11]麦秸全量还田下水稻物质生产与分配对氮肥运筹的响应. 梁红芳,张斯梅,顾克军,吕冰,顾东祥,许博. 2020

[12]不同理化调控措施缓解麦秸对水稻生长负面效应. 赵亚慧,贺笑,王宁,赵颖,杨四军,周枫,于建光. 2020

[13]基于三维重建的秸秆地单株水稻生长形态检测研究. 魏天翔,汪小旵,施印炎,王延鹏,王凤杰,张先洁,卜俊怡,杨四军. 2021

[14]不同秸秆还田模式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杨冬静,谢逸萍,张成玲,马居奎,唐伟,陈晶伟,孙厚俊. 2021

[15]水稻秸秆养分垂直分布特征与不同留茬高度下还田养分估算. 顾克军,张传辉,顾东祥,张斯梅,石祖梁,许博,杨四军. 2017

[16]砂姜黑土区秸秆还田与肥料配施对夏玉米生育和产量的影响. 文廷刚,王维新,杜小凤,顾大路,杨文飞,钱新民,吴雪芬,王伟中. 2015

[17]苏北沿海滩涂秸秆还田对大麦生长及土壤质量的影响. 刘冲,王茂文,刘兴华,丁海荣,朱小梅,邢锦城,赵宝泉,董静,洪立洲. 2015

[18]秸秆还田对稻麦产量的影响研究进展. 吴家旺,朱小梅,薛良鹏,汪南雁. 2011

[19]秸秆还田下化肥减施对苏北地区水稻产量与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晏军,王伟义,李斌,李亚芳,蒋润枝,沈明晨,王春云,崔必波. 2021

[20]麦秸还田下翻耕和不同水肥管理措施对稻田理化性质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赵亚慧,王宁,查显宝,冯长云,于建光,焦加国,肖新.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