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不同香型茶树鲜叶挥发性组分与β-葡萄糖苷酶的相关性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林郑和 1 ; 钟秋生 1 ; 陈常颂 1 ; 陈志辉 1 ; 游小妹 1 ;

作者机构: 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关键词: 挥发性组分;β-葡萄糖苷酶;基因;茶树

期刊名称: 植物学报

ISSN: 1674-3466

年卷期: 2015 年 50 卷 06 期

页码: 713-72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明确不同香型茶树(Camellia sinensis)品种鲜叶挥发性物质的组成、含量、β-葡萄糖苷酶活性及其基因差异表达特征,以黄观音、0318E、福云6号、0213-2和C19五个四年生茶树品种(系)为实验材料,使用GC-MS测定其鲜叶挥发性物质的组成及含量,并对β-葡萄糖苷酶活性进行测定,同时克隆β-葡萄糖苷酶基因,分析其在不同品种中的表达差异。结果表明,黄观音和0318E的鲜叶中,萜烯类与衍生物种类及含量都高于普通香型茶树鲜叶(福云6号、0213-2和C19);鲜叶中β-葡萄糖苷酶活性以黄观音(7.8 U·g–1)和0318E(7.3 U·g–1)最高,福云6号和C19次之,0213-2(6.1 U·g–1)最低。β-葡萄糖苷酶基因在黄观音和0318E中表达最强,显著高于C19、福云6号和0213-2,在0213-2中的表达量最低。

  • 相关文献

[1]蔗糖磷酸合成酶基因在作物上的应用研究进展. 陈志彤,王俊宏,陈恩,黄毅斌,林永生. 2016

[2]龙眼转醛醇酶基因的克隆与原核表达. 游向荣,许鸿川,梁文裕,郑少泉,陈伟. 2009

[3]基于转录组测序的铁皮石斛植物甾醇生物合成相关基因分析. 林江波,王伟英,邹晖,戴艺民. 2019

[4]柚芽变株系类胡萝卜素代谢差异基因的转录组学分析. 潘鹤立,潘腾飞,佘文琴,徐世荣,李小婷,黄汉唐,陈源,吴少华,潘东明. 2020

[5]不同氮浓度下茶树氮合成关键酶基因的表达分析. 林郑和,钟秋生,陈常颂,陈志辉,游小妹. 2014

[6]草莓9–顺式–环氧类胡萝卜素双加氧酶基因FaNCED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朱海生,李永平,花秀凤,温庆放. 2012

[7]籼稻明恢86多基因遗传转化体系的研究. 魏林艳,连玲,魏毅东,罗曦,何炜,谢鸿光,谢华安,张建福. 2019

[8]华南籼稻骨干亲本稻瘟病基因检测与抗性评价. 陈睿,陈子强,凌波,农雯,田大刚,陈建民. 2024

[9]水稻花粉发育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陈睿,李清贤,杨绍华. 2010

[10]短短芽胞杆菌FJAT-0809-GLX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的克隆及原核表达. 车建美,马桂美,刘波,刘国红,陈倩倩. 2017

[11]2个水稻器官特异表达基因的鉴定及分析. 周淑芬,刘华清,林智敏,颜静宛,赵庆欣,陈睿,杨绍华,王锋. 2012

[12]多花黄精种子萌发前后基因表达特征分析. 刘保财,陈菁瑛,张武君,刘剑超,黄颖桢,赵云青,刘红跃. 2023

[13]短短芽胞杆菌功能基因的研究及其应用. 马桂美,车建美,刘波,史怀,陈峥. 2012

[14]茶树叶片GDH、GS、GOGAT基因的克隆及荧光定量PCR分析. 林郑和,钟秋生,陈常颂. 2012

[15]利用CRISPR/Cas-9技术创制水稻温敏核不育系. 吴明基,林艳,刘华清,陈建民,付艳萍,杨绍华,王锋. 2018

[16]我国水稻种质资源创新研究与利用进展. 杨德卫,张海峰,余文权. 2024

[17]番木瓜环斑病相关基因表达分析. 丘伟劲,刘静,周平,明瑞光. 2017

[18]叶面分离Bt及对茶树主要害虫高毒力菌株的筛选. 张灵玲,林晶,骆兰,方昉,黄天培,徐金汉,吴光远,王庆森,关雄. 2005

[19]乌龙茶品系比较鉴定与选择. 郭吉春,叶乃兴,何孝延,黄修岩. 1994

[20]试论茶树经济产量的构成因素及其选择. 叶乃兴,郭吉春. 199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