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谷彤彤 1 ; 赵爽 1 ; 宋爽 1 ; 刘宇 1 ; 荣成博 1 ;
作者机构: 1.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关键词: 软腐病;北京欧文氏菌;基因组;分泌系统;蛋白互作
期刊名称: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ISSN: 1674-7968
年卷期: 2022 年 30 卷 007 期
页码: 1368-138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软腐病是刺芹侧耳(Pleurotus eryngii)(商品名:杏鲍菇)的主要病害,北京欧文氏菌(Erwinia beijingensis)是该病的病原菌,目前该病原菌的致病机理尚不明确.本研究采用三代Nanopore与二代Illumina平台结合的方法获得了北京欧文氏菌的全基因组信息(0 gap),并进行了基因功能注释和分泌系统组成分析.在STRING网站(https://www.string-db.org/)预测了分泌系统蛋白的相互作用并绘制了蛋白互作网络;用SecReT6和Effectivet3软件预测了分泌的效应蛋白.北京欧文氏菌基因组大小为4.11 Mb,GC含量为50.17%,具有编码基因3815个.北京欧文氏菌具有Ⅰ型(typeⅠsecretion system,T1SS)、Ⅲ型(T3SS)、Ⅳ型(T4SS)和Ⅵ型分泌系统(T6SS).T1SS由3个蛋白组成,包含内膜(inner membrane,IM)蛋白、膜融合蛋白(membrane fusion protein,MFP)和外膜(outer membrane,OM)蛋白,其中2对蛋白之间具有相互作用,推测分泌36个效应蛋白.T3SS包括9个保守的Hrp(hrp conserved,Hrc)蛋白和11个过敏反应与致病性(hypersensitive response and pathogenicity,Hrp)蛋白,组成88个蛋白互作对,预测分泌154个效应蛋白.T4SS包括9个毒性蛋白B(virulence B,VirB)蛋白,组成21对蛋白的相互作用关系,推测分泌11个效应蛋白.北京欧文氏菌具有2个T6SS,T6SS-1由13个T6SS蛋白和11个未知蛋白组成,形成104个蛋白互作对,T6SS-2包括11个蛋白和8个未知蛋白,组成55个蛋白互作对,SecReT6软件预测T6SS分泌6个效应蛋白.58个分泌系统基因在病原菌侵染宿主前、后均具有表达,其中34个基因具有显著的表达差异.本研究从基因组层面上解析了北京欧文氏菌分泌系统的组成、蛋白互作和分泌的效应蛋白,为该菌致病相关基因的解析提供了基础数据,为深入解析其致病机理提供理论依据.
- 相关文献
[1]北京欧文氏菌4个糖基转移酶活性测定及蛋白相互作用分析. 常晓宁,郭金英,荣成博,谷彤彤,刘宇. 2024
[2]北京欧文氏菌黏附及侵袭毒力因子分析. 常晓宁,宋爽,高琪,赵爽,郭金英,荣成博. 2023
[3]软腐病菌诱导的大白菜抑制差减杂交文库构建及分析. 屈淑平,马荣才,崔崇士,曹鸣庆. 2010
[4]HrpNEcc蛋白农药的中试生产条件和药效研究. 孙晓红,王敏,邢仁昌,高俊莲,马荣才. 2008
[5]北京地区油菜软腐病病原茵的鉴定. 胡娜娜,李超,王茜,邵菁芃,刘彦泉,赵亮,马荣才,谢华. 2015
[6]大白菜BrWRKY33基因上游调控序列的克隆及其功能研究. 范荣伟,谢华,姚磊,马荣才. 2010
[7]生菜软腐和菌核病拮抗菌贝莱斯芽胞杆菌BPC6鉴定与防效. 孙旺旺,闫丽,陈昌龙,田宇,李晓颖,陈杰,谢华. 2020
[8]北京泛菌的生长特性及快速鉴定方法研究. 荣成博,宋爽,赵爽,谷彤彤,崔玉进,宋庆港,刘宇. 2020
[9]一株芹菜(Apium graveolens L.)软腐病菌Pectobacterium carotovorum subsp. odoriferum的特征. 王茜,张宝海,赵亮,马荣才,谢华. 2015
[10]北京地区油菜软腐病病原菌的鉴定. 胡娜娜,李超,王茜,邵菁芃,刘彦泉. 2015
[11]植物软腐病防御反应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于晓庆,谢华,王秀玲,马荣才. 2012
[12]结缕草叶肉细胞原生质体瞬时基因表达系统的构建. 管瑾,郭一荻,刘凌云,尹淑霞,滕珂. 2023
[13]拟南芥H~+_-焦磷酸化酶AVP1互作小GTP结合蛋白AtRAB的特性鉴定与功能分析. 刘荣榜,陈明,郭萌萌,司青林,高世庆,徐兆师,李连城,马有志,尹钧. 2014
[14]西瓜基因组框架图绘制与果实品质基因挖掘. 张海英,林魁,张明方,张建国,张永兵. 2016
[15]鹅源腺病毒全基因组DNA酶切片段的克隆. 徐福洲,崔治中,段玉友,刘岳龙,孙怀昌,何良梅. 2001
[16]乳酸菌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刘辉,季海峰,王四新,王晶,张董燕,单达聪,王雅民,侯成立. 2012
[17]芸薹属植物分子标记技术和基因组研究进展——文献综述. 卢钢,曹家树,陈杭. 1999
[18]基因组原位杂交技术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 关鹤,赵泓,云兴福,刘凡. 2006
[19]植物异源附加系研究进展. 王峰,丁云花,李成琼,简元才. 2012
[20]乙肝病毒基因组克隆及其线性分子侵染力研究. 孙建光,高俊莲,Zarnekow M.,Schaefer S..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食用菌活性物质研究进展
作者:矫文玉;王守现;刘宇;宗宪春;郭远
关键词:食用菌;活性物质;生物功能;提取;检测;营养物质
-
北京欧文氏菌4个糖基转移酶活性测定及蛋白相互作用分析
作者:常晓宁;郭金英;荣成博;谷彤彤;刘宇
关键词:北京欧文氏菌;软腐病;糖基转移酶;原核表达
-
香菇糖蛋白对大鼠铅中毒的改善作用
作者:弥春霞;何钰;黄晓铭;马传贵;黄训文;徐晓玲;赵爽
关键词:香菇;糖蛋白;铅中毒;排铅作用;护肝
-
基于电子鼻结合GC-IMS分析浅渍黄瓜贮藏过程中的风味变化
作者:岳伟;王丹;王盼;赵爽;赵煜炜;赵文婷;赵晓燕
关键词:浅渍;黄瓜;GC-IMS;挥发性有机化合物;ROAV
-
林业废弃物的食用菌基质化利用研究进展
作者:武月园;刘宇;孙晓红;高琪;郑凯;王守现;宋庆港;宋爽
关键词:林业废弃物;食用菌;基质化利用
-
不同树种林业废弃物对大球盖菇栽培的影响
作者:宋爽;郭远;张殿朋;高琪;范阳阳;刘宇
关键词:林业废弃物;树种;大球盖菇;理化性质;农艺学性状
-
卵孢小奥德蘑蛛网病病原菌的鉴定与生物学特性研究
作者:李俊;秦文韬;高琳;刘宇;王守现;宋庆港
关键词:卵孢小奥德蘑;蛛网病;金黄菌寄生;生物学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