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理化性状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永平 1 ; 王孟本 1 ; 史向远 2 ; 周静 2 ; 张晓晨 2 ;

作者机构: 1.山西大学黄土高原研究所

2.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现代农业研究中心

关键词: 耕作方式;土壤理化性状;土壤结构;玉米产量

期刊名称: 山西农业科学

ISSN: 1002-2481

年卷期: 2012 年 40 卷 07 期

页码: 723-727

摘要: 通过2010,2011年的大田试验,对常规耕作、免耕、深翻、深松4种处理的土壤含水量、容重和氮、磷、钾、有机质含量以及玉米产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处理在玉米拔节期、大喇叭口期、灌浆期和成熟期的土壤含水量由高到低的顺序均为:深翻>深松>常规耕作>免耕;深翻和深松处理0~30 cm,土壤容重较常规耕作分别降低10.27%和2.10%,免耕较常规耕作增加4.1%;深翻和深松处理较常规耕作的土壤速效钾、有效磷、有机质含量增加;深翻和深松处理的玉米产量分别较常规耕作提高20.38%和3.74%,免耕处理较常规耕作减产15.11%。选择合理的耕作方式,能够有效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含水量、有机质含量和作物产量。

  • 相关文献

[1]轮作制度对土壤生态的影响研究进展. 李小霞,靳鲲鹏,曹晋军,李万星,李丹. 2019

[2]高垄覆膜水肥一体化技术对设施土壤理化性状及蔬菜产量的影响. 王立革,焦晓燕,韩雄,王劲松,董二伟,武爱莲. 2015

[3]矿区复垦土地土壤肥力研究——以孝义矿区为例. 薛燕琴,冯婉君. 2013

[4]水盐胁迫下脱硫石膏对苏打型碱化土理化性质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王斌,张强,黄高鉴,李磊,孙捷,温东. 2011

[5]对山西省发展果园绿肥的思考与建议. 郝保平,张鑫,张延芳,冯悦晨,赵瑞芬,滑小赞,曹卫东,郑普山. 2017

[6]轮作绿肥对盐碱地土壤性质、后作青贮玉米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郭耀东,程曼,赵秀峰,郝保平,张延芳,曹卫东,郑普山. 2018

[7]不同类型地膜覆盖对玉米农田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白雪,周怀平,解文艳,杨振兴,程曼,杜艳玲. 2018

[8]试述增施有机肥对旱作农田土壤环境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张润生,白永新,李鹏,魏振飞,贾新宇,张建华. 2020

[9]减氮量施用缓释氮肥对春玉米产量及土壤硝/铵态氮含量剖面分布的影响. 赵聪,张伟,刘化涛,王晓娟,黄学芳,黄明镜,张冬梅,王娟玲. 2020

[10]玉米新品种金博士588钓选育. 徐青松,刘晶,徐劲松,赵明. 2013

[11]玉米浅抗旱育种的策略研究. 高瑞红,刘玉红,徐嘉. 2016

[12]施用畜禽粪肥对土壤呼吸和玉米产量的影响及其增效分析. 李永平,田艳,史向远,周静,张晓晨,朱教宁,林琭,赵丽. 2017

[13]鸡粪深施对土壤呼吸速率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李永平,史向远,周静,张晓晨. 2013

[14]不同保护性耕作方式对旱地玉米的增产效应. 智建奇,贾志森,郑联寿,武海丽,张素珍. 2006

[15]生态环境与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宁慧云. 2013

[16]不同耕作模式对土壤理化性状及旱地玉米产量的影响. 李永平,史向远,周静,张晓晨,赵丽,郭虹霞. 2014

[17]覆膜方式对土壤环境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刘恩科,姜春霞,黄学芳,张冬梅,张伟,韩彦龙,刘化涛,闫六英,陈琼,赵聪. 2015

[18]水分、密度和其他栽培因子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及其耦合效应研究. 白莎,池宝亮,黄学芳,樊文华. 2009

[19]滴灌量对高产玉米产量和蒸腾量的影响. 杜如珊,卢保红,张广峰. 2018

[20]不同施肥管理方式下潮褐土区夏玉米N_2O排放量研究. 白东升,杨治平,王永亮,张建杰.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