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赖正锋 1 ; 练冬梅 1 ; 洪建基 1 ; 张玉灿 2 ; 姚运法 1 ; 林永胜 2 ;
作者机构: 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研究所
2.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 苦瓜;一代杂种
期刊名称: 园艺学报
ISSN: 0513-353X
年卷期: 2021 年 002 期
页码: 405-40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如玉118’苦瓜是以BY-2-6-24为母本,YH-7-19为父本配制而成的中晚熟杂交一代新品种。植株长势旺盛,果实长圆锥形,白绿色,有光泽,短纵条间大圆粒瘤,瓜长24~28 cm,横径7~8 cm,肉厚1.2 cm,单瓜质量500~600 g,商品性好。单株坐果力强,丰产性好,平均产量为52 500 kg·hm-2。耐热、抗病性强。适宜在国内热带、亚热带及温带地区种植。
- 相关文献
[1]苦瓜新品种如玉45号的选育. 吴水金,张玉灿,赖正锋,张少平,李跃森,李祖亮,张伟光. 2013
[2]苦瓜新品种宁瓜1号的选育. 李锋,张永佳,雷丽丽,陈华,阮惠明. 2010
[3]优质高产苦瓜新品种“如玉5号”的选育. 黄贤贵,张玉灿,张伟光,李祖亮,潘仰星,李洪龙. 2007
[4]苦瓜新品种翠玉的选育. 张玉灿,黄贤贵,李祖亮,张伟光,潘仰星,李洪龙. 2007
[5]苦瓜新品种闽研3号的选育. 李大忠,温庆放,康玉妹,康建坂,李永平. 2014
[6]西北地区苦瓜杂交制种高产技术. 黄贤贵,赖呈纯,张武君,林永胜,张伟光,张玉灿. 2017
[7]RAPD及SRAP两种分子标记技术对苦瓜杂交种纯度的鉴定分析. 张少平,张玉灿,张伟光,赖正锋,郑云云,陈玉水. 2014
[8]苦瓜转录因子McEIL2的克隆及其表达分析. 高山,许端祥,陈中钐,谢鑫鑫,钟开勤. 2015
[9]RAPD分子标记对苦瓜杂交种纯度的检测. 张少平,张玉灿,张伟光,赖正锋,吴水金. 2013
[10]苦瓜几个主要经济性状的配合力与遗传效应分析. 黄贤贵,张玉灿,张伟光,李祖亮. 2008
[11]大棚苦瓜硝硫基螯合肥高效施用技术研究. 李娟,章明清,李烨. 2018
[12]种衣剂对苦瓜种子发芽及苗期的影响. 李大忠,张前荣,刘建汀,温庆放. 2017
[13]低温胁迫下苦瓜叶片转录组差异基因分析及生理响应特征. 杜文丽,陈中钐,许端祥,徐同伟,高山,温庆放. 2021
[14]宁夏引进福建苦瓜新品种比较试验. 田梅,于蓉,杨万邦,郭松,张玉灿,刘声锋. 2020
[15]苦瓜枯萎病原菌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标记. 陈燕萍,刘欣,肖荣凤,朱育菁,林永胜,刘波. 2020
[16]香蕉园、苦瓜棚套种‘科姜1号’栽培模式研究. 黄小云,饶溶晖,刘端华,肖翔,林永生,韩海东. 2017
[17]25个苦瓜新组合产量、农艺性状和商品性状的比较分析. 林永胜,张武君,陈阳,周先治,赖正锋,张玉灿. 2020
[18]苦瓜枯萎病病原的鉴定及植株体内菌量测定. 苏明星,肖荣凤,朱育菁,黄素芳,刘波. 2010
[19]苦瓜McAPX2基因及其启动子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高山,许端祥,陈中钐,杜文丽,傅睿清,温庆放. 2016
[20]苦瓜ISSR-PCR反应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林珲,汪伟裁,李大忠,薛珠政,李永平,张前荣,康玉妹,温庆放.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不同栽培措施对黄秋葵嫩荚产量的影响
作者:鞠玉栋;赖正锋;张少平;练冬梅;黄惠清
关键词:黄秋葵;施肥水平;栽培;产量
-
汉麻花和叶挥发性成分分析
作者:练冬梅;姚运法;李洲;吴松海;洪建基
关键词:汉麻;花;叶片;挥发性成分;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
不同丝瓜砧木嫁接对苦瓜产量品质及抗病性的影响
作者:林永胜;陈阳
关键词:苦瓜;砧木;产量;品质;抗病性
-
大棚苦瓜新品种比较试验
作者:林永胜;陈阳;周先治;张玉灿
关键词:苦瓜;杂交一代;品种比较试验;抗病性
-
22份紫山药种质资源的鉴定与评价
作者:陈阳;林永胜;李金贵
关键词:紫山药;种质资源;农艺性状;鉴定
-
基于黄花菜产量与品质特征的优异种质筛选及评价
作者:李洲;谭方曦;赵乙灿;张定山;洪建基;吴松海
关键词:黄花菜;产量;品质;TOPSIS法;种质筛选
-
遮阴对柠檬香茅类黄酮及其合成酶基因差异表达研究
作者:张少平;鞠玉栋;李洲;练冬梅;吴松海;赖正锋;洪建基
关键词:柠檬香茅;类黄酮;代谢产物;合成酶;代谢组;转录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