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春甘蓝套种玉米复栽秋甘蓝栽培模式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曹建琴 1 ; 王静 2 ; 顾蓉 1 ;

作者机构: 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2.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关键词: 春甘蓝;秋甘蓝;玉米;栽培模式

期刊名称: 中国瓜菜

ISSN: 1673-2871

年卷期: 2017 年 30 卷 02 期

页码: 56-5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针对山西晋中地区气候条件,经过多年试验探索出春甘蓝套种玉米复栽秋甘蓝栽培模式,生产应用后增产增收效果显著。其关键技术主要包括:茬口安排、整地施肥、春甘蓝栽培技术、玉米栽培技术、秋甘蓝栽培技术。

  • 相关文献

[1]玉米栽培模式与施肥方式对土壤微生物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高宛莉,刘恩科,李来福,杜瑞卿,杨建伟. 2014

[2]不同栽培模式对晋东南山区玉米生长的影响. 连培红,张文忠,芦明,王慧慧,申海斌. 2017

[3]高寒区春甘蓝套作籽粒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探究. 陈燕妮,王彧超. 2019

[4]春甘蓝新材料主要性状偏相关和聚类分析. 杜海平,曹孟梁,刘洁. 2017

[5]春甘蓝品种比较试验. 赵婧,毛丽萍,雷阳,柴文臣,张剑国. 2016

[6]影响春甘蓝单球质量的主要表型性状研究. 杜海平,曹孟梁,闫世江,刘洁. 2017

[7]春甘蓝新选组合比较试验. 赵乘凤,赵俊,李岩. 2018

[8]不同种植方式和亏缺灌溉对设施黄瓜生理特性及WUE的影响. 毛丽萍,赵婧,仪泽会,王立革,焦晓燕. 2020

[9]谷子(粟)干物质积累分配规律及对产量的贡献. 古世禄,马建萍. 2002

[10]水分亏缺和栽培模式对设施黄瓜根系分布的影响. 毛丽萍,赵婧,仪泽会,王立革,焦晓燕. 2020

[11]“干旱、半干旱”区高粱栽培模式的研究. 曹昌林,宋旭东,董良利,吕慧卿,郝志萍. 2009

[12]玉米种植高产高效栽培模式分析. 焦建伟,邢荣平,郭贵青,武海丽,徐嘉. 2019

[13]栽培模式对晋杂34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调控效应. 董二伟,王劲松,焦晓燕,武爱莲,南江宽,郭珺,王立革. 2019

[14]晋南盆地双高田栽培模式及配套技术. 段运平,杜建中,刘守渠. 1992

[15]不同栽培模式下香菇菌棒养分利用的变化. 陈斌,李青,韩鹏远,赵毅,李云霞. 2016

[16]谷子化控间苗技术配套栽培模式. 郝晓芬. 2004

[17]不同灌溉水量下不同玉米品种水分利用率及相关原因分析. 樊修武,池宝亮,黄学芳,张健. 2008

[18]优质富硒玉米新品种—晋糯8号的选育与利用. CHEN Yong-xin,陈永欣,DONG Li-Hong,董立红,ZHAI Guang-qian. 2012

[19]锌肥在甜玉米栽培中的应用效果. 王俊花,郭瑞萍,樊敬前,邵林生,王瑞钢,白玉林,闫建宾,梁海英. 2010

[20]不同收获期对不同品种玉米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王瑞,李中青,李齐霞,祁丽婷,王敏,任先忠.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