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灰色关联度在吉林省早熟玉米品种中的应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赵万庆 1 ; 刘文国 1 ; 周旭东 1 ; 马英杰 1 ; 王绍平 1 ;

作者机构: 1.吉林省农科院玉米所

关键词: 玉米;性状;早熟;灰色关联度分析

期刊名称: 农业与技术

ISSN: 1671-962X

年卷期: 2008 年 05 期

页码: 50-52

摘要: 本文应用灰色理论关联度分析法通过对吉林省10个早熟单交种的8个数量性状与籽粒产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玉米杂交种的产量与各产量性状的关联度大小顺序为:叶数(r1)>百粒重(r2)>穗行数(r3)>生育期(r4)>行粒数(r5)>穗长(r6)>株高(r7)>穗位高(r8)。仅为高产优质早熟玉米杂交种的选育提供参考。

  • 相关文献

[1]热带亚热带玉米与温带玉米杂交F_1代主要性状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田迅,朝格图,董海合,王芳,李秀辉. 2000

[2]玉米优良种群性状的综合筛选. 刘武仁,郑金玉,罗洋,郑洪兵,李伟堂. 2009

[3]桦甸市不同玉米品种大面积示范效果研究. 王素芹,郑殿臣,李德陆,于永恒,于慧玲,徐秀杰,赵洪祥,方向前. 2019

[4]玉米淀粉含量和性状的关联度分析. 孙志超,荆绍凌,刘文国. 2006

[5]桦甸市坡耕地降解地膜与普通地膜种植玉米效果比较试验. 钟彦涛,方向前,乔志一,王瑞荣,孙春生,滕占春,张文君,杨宝君,张凤喜. 2017

[6]桦甸市坡耕地降解地膜种植与祼地种植玉米效果比较试验. 滕占春,方向前,乔志一,钟彦涛,王瑞荣,孙春生,杨宝君,张文君,李忠芹. 2017

[7]国内外玉米种质资源主要性状间的关系研究. 李淑华,孙志超,荆绍凌,苏桂华,王秀芬. 2006

[8]对玉米早代系选育几个性状的探讨. 王树春,檀国庆,刘兴二,金明华. 1993

[9]玉米优良种群性状的综合筛选. 郑金玉,刘武仁,冯艳春,刘凤成,罗洋,陈思远,于文利. 2005

[10]等离子体处理玉米种子对生物性状及产量影响的研究. 方向前,边少锋,徐克章,谭国波,张丽华,孟祥曌,赵洪祥. 2004

[11]桦甸市玉米二比空种植效果研究. 杨宝君,王瑞荣,孙春生,乔志一,张文君,钟彦涛,滕占春,刘淑琴,金洪杰,方向前. 2018

[12]玉米新品种DUS测试性状的选择与测试指南修订. 郝彩环,李淑芳,侯佳明,王凤华. 2007

[13]桦甸市免耕机播种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王长江,方向前,张德新,殷春红,刘云多,段元才,石宝忠,杨焕茹,金宏杰,王素芹. 2017

[14]桦甸市玉米新品种示范效果研究. 孙春生,王瑞荣,乔志一,杨宝君,钟彦涛,滕占春,张文君,付稀厚,刘淑琴,方向前. 2018

[15]桦甸市坡耕地地膜与祼地高密度种植玉米效果比较试验. 孙春生,方向前,杨宝君,滕占春,钟彦涛,王瑞荣,张文君,乔志一,杨焕茹. 2017

[16]等离子体处理次数、时期对玉米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边少锋,方向前,柴寿江,李海元,孙国臣,张凤喜,付稀厚,谭国波,张丽华,孟祥盟,赵洪祥. 2005

[17]早熟高产优质玉米杂交种吉单441选育报告. 刘小丹,任军,代玉仙,李淑华,于明彦,才卓,徐国良. 2014

[18]早熟高产优质玉米新品种“吉单18”的选育报告. 金明华,刘文国,王绍萍,赵万庆,马英杰,周旭东. 2008

[19]国内外17个苜蓿品种品比试验研究. 耿慧,徐安凯,刘卓,金春花,庞建国,王志锋. 2010

[20]15个苜蓿杂交组合F1代产量和品质的灰色关联度分析与评价. 贾瑞,王志锋,徐博,于洪柱,高阳,王多伽,徐安凯.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