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不同耕作模式对玉米田杂草发生规律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黄春艳 1 ; 王宇 1 ; 黄元炬 1 ; 朴德万 1 ;

作者机构: 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关键词: 玉米;耕作模式;杂草

期刊名称: 玉米科学

ISSN: 1005-0906

年卷期: 2010 年 18 卷 04 期

页码: 103-107+11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在免耕、旋耕和翻耕玉米田试验区调查杂草种类和出苗数量,并在玉米生长中后期调查杂草种类、株数和鲜重。结果表明,不同耕作模式玉米田杂草发生规律有明显差异。免耕、旋耕和翻耕玉米田禾本科杂草高峰期都在播种后5周发生;阔叶杂草发生高峰期不同,免耕田为播种后1周,旋耕和翻耕田均在播种后2周。杂草种类不同,玉米生长中后期,免耕田有8种杂草,旋耕田有10种,翻耕田有12种;杂草发生总量不同,免耕田杂草总量最多,旋耕田居中,翻耕田最少;杂草单株鲜重不同,免耕田杂草单株鲜重最低,旋耕田居中,翻耕田最高。

  • 相关文献

[1]两种除草剂和助剂组合对玉米田杂草的防效研究. 张崎峰. 2020

[2]75%烟嘧磺隆·辛酰溴苯腈水分散粒剂防除春玉米田杂草试验. 赵秀梅. 2010

[3]黑龙江省玉米除草剂施用现状. 王宇,滕春红,刘兴龙,王克勤. 2021

[4]10%硝磺草酮SC防治玉米田抗性杂草试验初报. 洪峰,赵英会,张武. 2016

[5]90%除草灵清除玉米田杂草研究. 王祥贵,张桂芳,孙志远,于树林. 2014

[6]75%烟嘧磺隆·辛酰溴苯腈水分散粒剂防除春玉米田杂草试验. 赵秀梅. 2010

[7]不同耕作模式对大豆农艺性状、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邵珊珊,石绍河,陈维元,付亚书,姜世波,曲梦楠,陈琦. 2018

[8]不同种植方式对土壤理化性质及玉米生长的影响. 宋秀丽,林小娟,王冰雪,靳晓燕,庞爱国,于晓波,孙士明. 2021

[9]不同耕作模式对大豆田土壤杂草种子库的影响. 郭玉莲,黄春艳,王宇,黄元炬,朴德万. 2016

[10]玉米茬原垄卡种大豆对其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孙羽,冯延江,王麒,卞景阳,曾宪楠. 2014

[11]工业大麻主要病虫草害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李敏. 2021

[12]不同除草剂的田间防效及对糜子农艺性状的影响. 闫锋,李清泉,董扬,季生栋,韩业辉,王宇先,杨慧莹. 2020

[13]黑龙江水直播稻田前期杂草的化学防控. 马军韬,李文华,张国民,王永力,张丽艳,邓凌韦,高洪儒,任洋. 2020

[14]黑龙江省西部地区水稻田恶性杂草的防除技术. 罗宝君. 2016

[15]烟嘧·莠去津和硝磺草酮·莠去津防除玉米田间杂草. 王佰成,孟祥海,张星哲,杨冰,王文慧,傅迎军,王延锋. 2023

[16]浅淡野大豆的生产防除问题. 黄元炬,董爱书,王春,赵长山. 2021

[17]黑龙江西部春播苜蓿苗期杂草化学防除研究. 李莎莎,杨曌,柴华,王晓龙,徐艳霞,吴玥. 2024

[18]吉林省西北部地区向日葵田杂草调查初报. 黄春艳. 2012

[19]31%硝磺·烟嘧·特丁津可分散油悬浮剂防除玉米田一年生杂草药效试验. 宋伟丰. 2024

[20]不同除草剂对寒地湿润直播稻田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安全性评价. 张喜娟,来永才,孟英,张凤鸣,唐傲,董文军,冷春旭,刘猷红,王立志,姜树坤.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