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邵嘉棋 1 ; 杜金星 2 ; 雷彩霞 2 ; 李胜杰 2 ; 董传举 1 ; 张猛 1 ; 李学军 1 ;
作者机构: 1.河南师范大学水产学院
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热带亚热带水产资源利用与养殖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大口黑鲈;驯食性状;转录组测序;差异表达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
期刊名称: 中国水产科学
ISSN: 1005-8737
年卷期: 2022 年 003 期
页码: 421-43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采用人工驯食方法改变肉食性鱼类的食性是其养殖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但目前对鱼类食性驯化的分子遗传机制了解甚少。为了获得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食性驯化相关基因和标记,本研究以1月龄大口黑鲈“优鲈3号”为研究对象,对驯化其摄食人工配合饲料后的易驯食组和不易驯食组脑和肝脏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和分析。结果表明,共获得51255万条高质量clean reads,注释到27930个基因,易驯食组和不易驯食组脑和肝脏组织中差异表达基因分别为362和3389个,其中参与调控食性驯化的基因64个,如周期蛋白(period, PERs)、视紫红质(rhodopsin, RHO)、视黄醇脱氢酶(retinol dehydrogenase, RDHs)、角鲨烯单加氧酶(squalene monooxygenase, SQLE)、胆汁酸输出泵(bile salt export pump, BSEP)、瘦素(leptin, LEP)等主要分布在昼夜节律、光传导、视黄醇代谢、类固醇生物合成、胆汁分泌和PI3K-AKT信号通路中,这些通路在环境适应、视觉系统、消化代谢、食欲控制等生物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从不易驯食组和易驯食组的差异表达基因中筛选出21465个SNP标记,进一步采用SNaPshot技术对其中14个SNP标记在易驯食和不易驯食群体中进行验证并与驯食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显示仅RDH12基因中的chr15-A+8322808G位点与驯食性状存在显著关联性(P<0.05),其AA基因型为易驯食个体的优势基因型。本研究分别获得了与大口黑鲈驯食性状相关基因64个和SNP标记1个,为分子标记辅助大口黑鲈食性驯化遗传改良提供了候选基因和标记。
- 相关文献
[1]利用RNA-Seq技术分析草鱼生长性状相关基因和SNP标记. 孙雪,李胜杰,姜鹏,杜金星,周家辉,白俊杰. 2021
[2]一株湖北源大口黑鲈蛙病毒的分离鉴定. 罗晓雯,沈锦玉,阳涛,曾令兵,周勇,范玉顶,刘文枝,李逸群,薛明洋,孟彦,江南. 2022
[3]大口黑鲈雌雄性腺转录组特征分析. 孙承熙,董浚键,孙成飞,胡婕,田园园,顾泽茂,叶星. 2022
[4]大口黑鲈NPY基因多态性及与生长的关联分析. 李胜杰,刘浩,白俊杰,吴建开,马冬梅,费志平,樊佳佳,孙建国. 2018
[5]大口黑鲈HSC70-1基因多态性及其双倍型与生长性状的关联分析. 李胜杰,樊佳佳,姜鹏,白俊杰,孙建国,吴建开,费志平. 2018
[6]大口黑鲈内含子1上SNP G208A的CRS-PCR检测方法. 李小慧,白俊杰,胡隐昌,叶星. 2009
[7]不同磷酸盐浓度下浮游虫黄藻的转录组比较分析. 李月,王云龙,欧阳珑玲. 2022
[8]大口黑鲈新品种培育与展望. Bai Juniie,白俊杰. 2012
[9]大口黑鲈溃疡综合症病毒TaqMan-MGB探针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马冬梅,白俊杰,邓国成,李胜杰,张莉莉. 2011
[10]维生素C对大口黑鲈生长与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 谢一荣. 2006
[11]两种饲料对大口黑鲈生长、消化道指数和消化酶活性影响. 关胜军. 2006
[12]大口黑鲈烂身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 刘春,李凯彬,王庆,马必勇,卞荣玲. 2012
[13]饲料中添加植酸酶对大口黑鲈生长及鱼体营养成分的影响. 牛纪锋,吴锐全,谢骏,王广军,余德光. 2010
[14]大口黑鲈营养需求及消化酶研究进展. Ou Hongxia,欧红霞. 2018
[15]“优鲈1号”大口黑鲈血细胞的形态特征及吞噬功能的研究. 赵柳兰,杨黎,杨淞,蒲粟,李胜杰,王艳,杜宗君. 2015
[16]一株鲈塘源植物乳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对养殖水体影响研究. 巩华,张洪业,赖迎迢,孙承文,刘春花,陶家发,焦彩虹. 2019
[17]大口黑鲈和蓝鳃太阳鱼鳃结构的扫描电镜观察. 李加儿,许晓娟,刘匆,区又君. 2009
[18]饲料中添加植酸酶对大口黑鲈生长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牛纪锋,吴锐全,谢骏,王广军,关胜军. 2010
[19]大口黑鲈外周血细胞显微结构、细胞化学特征及吞噬作用的研究. 赵柳兰,蒲粟,杨淞,杨黎,李胜杰,王艳,杜宗君. 2015
[20]生态基对大口黑鲈池塘养殖系统水质及能量收支的影响研究. 张凯,李志斐,谢骏,余德光,王广军,龚望宝,郁二蒙,田晶晶.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不同大口黑鲈群体耐热性分析及高温对鳃组织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作者:谢玉净;李胜杰;杜金星;朱涛;宋红梅;雷彩霞;温绮乔
关键词:大口黑鲈;急性高温胁迫;半数致死温度;组织损伤;抗氧化酶
-
草鱼不同月龄性腺组织学观察及性别特征基因cyp19a1a和amh的表达分析
作者:祁博;李胜杰;杜金星;肖小芳;张东云;朱涛;雷彩霞;刘志军;宋红梅
关键词:草鱼;性别分化;组织切片;基因表达
-
加州鲈主要病毒病诊断与防控策略(上)
作者:曾令兵;王旭军;李胜杰
关键词:
-
宁夏大口黑鲈反季节繁育研究
作者:王建勇;李斌;张朝阳;李胜杰;刘巍
关键词:
-
加州鲈主要病毒病诊断与防控策略(下)
作者:曾令兵;王旭军;李胜杰
关键词:
-
草鱼肠系膜脂肪沉积量的测定与分析
作者:姜鹏;樊佳佳;李胜杰;杜金星;雷彩霞
关键词:草鱼;肠系膜脂肪组织;油红O;沉积量;定量分析
-
加州鲈主要病毒病诊断与防控策略(中)
作者:曾令兵;王旭军;李胜杰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