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赵桂范 1 ; 刘婧琦 1 ; 贾会彬 1 ; 张敬涛 1 ; 王振营 2 ; 申晓慧 1 ; 王谦玉 1 ;
作者机构: 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
2.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研究所
关键词: 白浆土大豆;群体结构;产量;产量性状
期刊名称: 中国农学通报
ISSN: 1000-6850
年卷期: 2011 年 27 卷 27 期
页码: 200-20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寻求白浆土大豆最佳群体结构,提高白浆土大豆单产水平,采用不同基因型品种、不同种植行距、不同种植密度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正交表采用L9(34)),对白浆土大豆不同群体结构对大豆产量及其产量性状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品种(F=43.63>F0.01=18.00)和密度(F=18.03>F0.01=18.00)均达到极显著水平,行距(F=9.28>F0.05=6.94)达到显著水平,品种、密度和行距3个因素与产量关系密切,各因素以选用半矮秆品种‘合农60’、密度55株/m2、行距17cm组合群体产量最高,产量性状表现最佳。因此,采用矮秆品种,增加密度,缩小行距是目前提高大豆产量的重要途径。
- 相关文献
[1]不同群体结构对白浆土大豆产量及生长发育的影响. 赵桂范,刘婧琦,贾会彬,张敬涛,王振营,王谦玉,申晓慧. 2011
[2]大豆品种及群体结构对形态指标和产量的影响. 赵跃坤. 2013
[3]栽培因素对粳稻垦稻12产量和群体结构的影响. 马波. 2012
[4]插秧密度与苗数对不同分蘖类型寒地水稻群体构成的影响. 丁国华,杨光,白良明,孙世臣,姜树坤,王彤彤,夏天舒,陈书强,张凤鸣. 2015
[5]不同施肥时期对不同穗型水稻品种群体结构及产量的影响. 刘迎雪,张国民,陈胜勇,辛爱华,任洋,马军韬,肖佳雷,赵杨,王杨,左辛. 2010
[6]种植密度和方式对油莎豆块茎生长期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钟鹏,苗丽丽,刘杰,王建丽,陆海燕,于洪久,张楠. 2021
[7]沼液对大豆生育状况及产量的影响. 任洋. 2018
[8]施氮对不同水稻品种产量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研究. 李建辉,徐宝安,苍真名,王秋菊,焦峰,翟瑞常. 2015
[9]插秧规格对水稻品种牡丹江32产量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解忠. 2015
[10]玉米产量性状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吴丽丽. 2010
[11]辽宁省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示范研究. 李春红,王迪,姚兴东,王海英,赵明哲,吴俊江,宋书宏,谢甫绨. 2017
[12]早熟马铃薯产量性状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董清山. 1999
[13]玉米杂交种产量性状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王立秋. 1997
[14]黑龙江省高油大豆高产综合配套技术. 刘忠堂. 2005
[15]种植密度与田间配置对玉米群体结构的影响. 王明泉. 2014
[16]俄罗斯远东及黑龙江省春小麦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 马淑梅,张睿,孙岩,刘东军,郭怡璠,刘文林,宋凤英,杨淑萍,张举梅. 2014
[17]大豆群体结构的研究. 李新民. 1990
[18]东北春大豆花荚脱落性状与SSR标记的关联分析. 王欢. 2014
[19]超高产春小麦群体结构与经济产量及生物产量关系的研究. 高凤梅,邵立刚,王岩,李长辉,马勇,车京玉,张启昌,刘玲玲. 2006
[20]“Ⅱ1465”栽培方式对寒地玉米群体结构特性的影响. 张树远,杨克军,姜军,蔡鑫鑫,施臣,王岭.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大豆窄行密植与黑土保护耕种技术
作者:盖志佳;刘婧琦;蔡丽君;杨旭;张娜;王雪洁;张洪旭;董健;陈可欣
关键词:大豆;耐密品种;窄行密植;主谷式轮作;秸秆还田;黑土保护
-
不同秸秆还田方式玉米田双斑萤叶甲和瓢虫发生动态
作者:赵秀梅;王立达;郑旭;李青超;王连霞;兰英;刘悦;刘洋;刘颖;王振营
关键词:双斑萤叶甲;异色瓢虫;黄色粘虫板;玉米田;秸秆还田方式
-
秸秆翻埋还田条件下玉米-高粱-大豆轮作高产高效种植技术
作者:盖志佳;刘婧琦;蔡丽君;张洪旭;谷维;张俐俐;张敬涛;刘磊
关键词:秸秆翻埋还田;玉米;高粱;大豆;轮作
-
耐密植大豆佳密豆9号及栽培技术
作者:张敬涛;赵桂范;盖志佳;蔡丽君;刘婧琦;杜佳兴;李敏
关键词:耐密植;大豆;佳密豆9号;栽培技术
-
种衣剂对玉米田双斑长跗萤叶甲的防效评价
作者:赵秀梅;郑旭;王连霞;杨代斌;刘颖;刘洋;王立达;李青超;王振营
关键词:双斑长跗萤叶甲;种衣剂;玉米;防治效果
-
两个高粱品种生长发育动态变化及对种植密度的响应研究
作者:姜艳喜;盖志佳;刘婧琦;蔡丽君;张敬涛;王雪洁;焦少杰;严洪冬;苏德峰;王黎明;宋嘉雯
关键词:种植密度;高粱;龙杂22;龙杂25;籽粒产量
-
黑龙江省东部地区大豆生产现状及技术需求调研
作者:李灿东;郭泰;王兴强;庞博;张颖;盖学峰;王艳华;王志新;郑伟;杨晓贺;盖志佳;孟庆英;张敬涛;张春峰;姚亮亮;郭美玲;徐杰飞;赵星棋
关键词:黑龙江东部;大豆生产;存在问题;技术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