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毛叶苕子与燕麦混播对作物产量、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宣茗 1 ; 杨钦忠 2 ; 张鹏 1 ; 赵沛义 1 ; 任永峰 1 ; 韩云飞 1 ; 杜二小 1 ; 张彪 1 ; 李树生 3 ;

作者机构: 1.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

2.内蒙古烁秋农牧业有限公司

3.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

关键词: 毛叶苕子;燕麦;混播;作物产量;土壤酶活性;微生物群落

期刊名称: 北方农业学报

ISSN: 2096-1197

年卷期: 2024 年 52 卷 003 期

页码: 88-99

摘要: 【目的】探究内蒙古阴山北麓农业旱作区不同比例毛叶苕子与燕麦混播对作物产量、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方法】以毛叶苕子和燕麦为试验对象,设置单播毛叶苕子(DB1)、单播燕麦(DB2)、80%毛叶苕子+20%燕麦(HB1)、60%毛叶苕子+40%燕麦(HB2)、40%毛叶苕子+60%燕麦(HB3)、20%毛叶苕子+80%燕麦(HB3)6个处理,分别在生育前期、生育中期、生育后期采集0~20、20~40 cm土层样品,分析不同混播处理对作物产量和土壤酶活性以及微生物量碳、氮含量的影响;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结构的变化。【结果】HB1、HB2、HB3处理较DB1处理毛叶苕子相对籽粒产量提高1%~11%,较DB2处理燕麦相对籽粒产量提高3%~25%。0~20 cm土层下生育中期,与DB1和DB2处理相比,HB2处理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提高9.65%和11.55%(P<0.05)、蔗糖酶活性显著提高11.47%和15.44%(P<0.05),HB1处理脲酶活性提高8.07%和19.41%(P<0.05);HB2处理微生物量碳含量、HB1处理微生物量氮含量均最高,分别为95.79、21.02 mg/kg。与DB2处理相比,HB2处理土壤细菌OTU指数显著增加15.79%(P<0.05)、Shannon指数增加5.41%;与DB1处理相比,HB2处理真菌OTU指数增加33.58%(P<0.05)、Shannon指数增加36.50%、Chao1指数增加6.56%。在门水平上,HB2处理提高了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被孢菌门(Mortierellomycota)的相对丰度,同时降低了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ota)、子囊菌门(Ascomycota)、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的相对丰度。【结论】60%毛叶苕子+40%燕麦混播处理为内蒙古阴山北麓农业旱作区较适宜的混播比例,该处理下作物籽粒产量最高,土壤酶活性与微生物量碳、氮含量较高,土壤细菌和真菌多样性、丰富度与有益菌门的相对丰度均有所提高。

  • 相关文献

[1]播种期、播种量和肥料用量对毛叶苕子产草量及籽实产量的影响. 范霞,段玉,段海燕,张君,姚俊卿,安昊. 2012

[2]麦收前复种毛叶苕子技术模式的比较研究. 李建忠,周喜平,胡喜云,仲生柱,靳存旺,温晓亮,高宇,任永峰. 2017

[3]播期对毛叶苕子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韩云飞,高日平,任永峰,赵沛义,刘小月,高宇,张鹏,梁广荣,高金龙. 2020

[4]除草剂对毛叶苕子田杂草的防除效果. 赵远征,王东,徐利敏,赵沛义. 2021

[5]生长调节剂对毛叶苕子种子产量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景宇鹏,段玉,张君,王博. 2016

[6]麦后复种毛叶苕子增产效果研究. 段玉,曾卫东,妥德宝,张君,姚俊卿,安昊. 2010

[7]荒漠草原区苜蓿根瘤菌接种与冰草混播效果试验研究. 王海明,张俊杰,张坤. 2011

[8]饲用燕麦和草木樨混播栽培技术. 白春利,赵和平,丁海君,贾明. 2018

[9]苜蓿-多年生禾草混播的生产性能和营养价值研究. 杨秀芳,梁庆伟,娜日苏,张晴晴,潘翔磊. 2020

[10]大麦与箭筈豌豆混播对饲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徐广祥,刘琳,渠佳慧,许景荣,温瑞强,贾英,杜慧婷,武敏. 2024

[11]有机肥对农田土壤特性及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石晓华,崔石新,郝凯,孔硕,贾沙沙,今芝,康文钦,樊明寿. 2020

[12]地膜厚度对作物产量与土壤环境的影响. 张丹,王洪媛,胡万里,杨虎德,徐钰,马兴旺,赵沛义,刘宏斌. 2017

[13]不同小麦秸秆还田覆盖度对旱作农田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张婷婷,王丽芳,张德健,路战远,程玉臣,李福,刘战勇,敦惠霞. 2021

[14]土壤管理措施及环境因素对农田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张婷婷,王丽芳,张德健,敦惠霞. 2020

[15]盐胁迫对苜蓿营养品质及附着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常春,卢强,孙林,都帅,格根图,尹强,贾玉山. 2023

[16]长期施肥对农牧交错带旱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的影响. 高日平,段玉,张君,任永峰,梁俊梅,景宇鹏,赵沛义. 2023

[17]单种富硒小麦复种燕麦草栽培技术示范推广. 李成,温瑞强,贾志平,张晓蒙,王学敏. 2016

[18]不同燕麦品种产量及其与构成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武俊英,刘景辉,王怀栋,张向前,于翠玲,王莹. 2011

[19]不同磷浓度对燕麦幼苗生物量及磷素营养的影响. 邢义莹,张智勇,赵利梅,顾明磊,齐冰洁. 2015

[20]用GGE双标图分析燕麦区域试验品系产量稳定性及试点代表性. 张志芬,付晓峰,刘俊青,杨海顺.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