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蔬菜高效安全农药复配配方的筛选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卢海燕 1 ; 田家良 1 ; 丁悦 1 ; 刘贤金 1 ;

作者机构: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江苏省食品质量安全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技术与标准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蔬菜;小菜蛾;高效安全农药;复配配方;筛选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科学

ISSN: 1002-1302

年卷期: 2015 年 43 卷 02 期

页码: 118-12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研究丁烯氟虫腈、啶虫脒、杀虫单、烯啶虫胺4种单剂以及丁烯氟虫腈·啶虫脒、丁烯氟虫腈·烯啶虫胺、啶虫·杀虫单3种复配剂对小菜蛾的室内生物活性和田间药效。室内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供试的4种单剂和3种复配剂对小菜蛾的毒力存在较大差异。单剂中以丁烯氟虫腈的毒力最高,LC50为18.51 mg a.i./L;烯啶虫胺和杀虫单次之,LC50分别为163.85、188.48 mg a.i./L;啶虫脒最低,LC50为260.94 mg a.i./L。丁烯氟虫腈·啶虫脒复配剂比例为4∶1、2∶1、1∶1时对小菜蛾毒力增效明显,共毒系数分别为133.65、123.11、120.45;啶虫·杀虫单复配剂比例为10∶1、5∶1时增效显著,共毒系数分别为133.18、122.62;丁烯氟虫腈·烯啶虫胺复配剂5个配比均表现为相加作用。田间药效结果表明,3种复配剂在药后3 d对小菜蛾的田间防效均高于75%,药后7 d防效均高于80%,高用量时可以达到90%以上。40%丁烯氟虫腈·啶虫脒乳油600 m L/hm2、40%丁烯氟虫腈·烯啶虫胺乳油300 m L/hm2、44%啶虫·杀虫单悬浮剂1 500 m L/hm2对小菜蛾的田间防效优于对照药剂5%丁烯氟虫腈乳油450 m L/hm2。3种复配剂以40%丁烯氟虫腈·烯啶虫胺乳油用量最少,防效最高,40%丁烯氟虫腈·啶虫脒乳油次之,与对照药剂相比,这2种复配剂均可以在降低农药使用量的同时达到同样的防治效果,从而大大减少农药单剂在蔬菜上的残留量,44%啶虫·杀虫单悬浮剂用量较大,但从剂型的安全性和用药成本考虑,也是较理想的选择。

  • 相关文献

[1]阿维菌素可溶性液剂研制及防治小菜蛾药效试验. 潘贞德,戴晓曦,顾中言,韩丽娟. 2005

[2]杀虫单微乳剂对小菜蛾和水稻纵卷叶螟增效机制分析. 顾中言,许小龙,韩丽娟. (Mis

[3]几种药剂对小菜蛾的毒力及田间防治效果. 许小龙,顾中言,韩丽娟. 2000

[4]可防治小菜蛾的生物类群及其利用研究. 李洪山,戴华国. 2005

[5]苦·甲维微乳剂防治甘蓝菜青虫和小菜蛾的效果. 朱建亚,陆彦,范美娟,王开峰,陆长婴,吴彤东. 2006

[6]三蔬安对小菜蛾和甜菜夜蛾的田间药效试验. 孙以文. 2005

[7]几种赤眼蜂对小菜蛾卵的寄生差异性. 邓金花,顾俊荣,董明辉,杨代凤,刘腾飞. 2012

[8]康绿功臣防治小菜蛾试验简报. 胡志国,杨文飞,崔大宇,文廷刚,钱新民. 2007

[9]盐地碱蓬粗提物对小菜蛾的毒杀及拒食作用. 李洪山,李慈厚,申玉香,李红阳,戴峰. 2008

[10]苏云金芽孢杆菌杀虫蛋白cry2Ad2原核表达及其不同长度片段产物的杀虫活性. 谢雅晶,冯纪年,张存政,王耘,赵龙龙,刘贤进. 2011

[11]虱螨脲防治甘蓝小菜蛾的效果. 陈勇,孙星星. 2019

[12]小菜蛾对菊酯类农药抗性水平及高效农药应用研究. 许小龙,顾中言,韩丽娟,苏建坤,刘琴,张红梅. 2001

[13]江苏部分地区小菜蛾对常规农药的抗药性. 顾中言,许小龙,韩丽娟. 2001

[14]小菜蛾幼虫对不同寄主的取食嗜好性及其适宜性. 李洪山,王娟,魏辉,戴华国,王俊华. 2006

[15]阿高氯乳油对小菜蛾的毒力与应用研究. 许小龙,顾中言,韩丽娟. 2001

[16]灭虫灵复配剂对小菜蛾的增效与防效. 许小龙,顾中言,韩丽娟. 2000

[17]杀虫剂对小菜蛾、甜菜夜蛾、斜纹夜蛾的毒力研究. 许小龙,顾中言,韩丽娟. 2002

[18]小菜蛾交配行为及能力的观察. 谭永安,祝树德,柏立新,肖留斌. 2011

[19]丁烯氟虫腈对水稻和蔬菜主要害虫的田间防效. 许小龙,顾中言,陈明亮,刘维新,韩丽娟. 2007

[20]转CpTI基因不结球白菜的抗虫性表现. 佘建明,何晓兰,蔡小宁,苏小俊,袁希汉,李彬. 200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