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稻鸭种养生态系统的碳氮效应及其循环特征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许国春 1 ; 刘欣 1 ; 王强盛 1 ; 甄若宏 2 ; 郑建初 2 ;

作者机构: 1.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

2.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关键词: 稻鸭共作;碳氮循环特征;氮素利用;生态系统;固碳效益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科学

ISSN: 1002-1302

年卷期: 2015 年 43 卷 10 期

页码: 393-39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稻田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碳氮吸收转化对全球碳氮循环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稻鸭种养生态系统由于鸭在稻田营养和时空生态位的添加,使稻田生态系统的碳氮循环更趋于复杂化、稳定性和可控性。在概述稻鸭种养生态系统碳氮循环特征的基础上,阐明稻鸭种养生态系统的固碳效益和氮素利用效率,对稻鸭共作生态系统的碳氮代谢及高效利用前景进行展望。

  • 相关文献

[1]机插稻鸭共作系统氮素基蘖肥用量对水稻群体质量与氮素利用的影响. 余翔,王强盛,王夏雯,王绍华,蒋祖明,唐来春,丁艳锋. 2009

[2]中国稻鸭共作系统的理论与技术现状及其发展策略. 郑建初,谭淑豪,刘华周,冯金侠,张卫建. 2005

[3]不同施肥量对稻鸭共作稻田生态系统有害生物群落的控制效应. 陆长婴,吴彤东,刘凤军,沈明星,姚月明,穆兰芳. 2007

[4]稻鸭共作下水稻植株的壮秆效应及生理特性. 王强盛,甄若宏,丁艳锋,王绍华. 2008

[5]稻鸭共作复合系统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 甄若宏,王强盛,周建涛,郑建初,何加骏,卞新民. 2008

[6]稻鸭共作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甄若宏,王强盛,何加骏,周建涛,郑建初,卞新民. 2008

[7]植物氮素利用效率的研究进展. 武姣娜,魏晓东,李霞,张金飞,谢寅峰. 2018

[8]氮离子束小麦诱变群体氮素利用和籽粒品质的变化. 樊继伟,郭明明,王康君,孙中伟,张广旭,李强,李筠,章跃树,代丹丹,陈凤. 2020

[9]氮肥底追比例及施硫对小麦氮素吸收利用的调控. 赵广才,石书兵,常旭虹,王德梅,杨玉双,郭明明,张红,张兴卫. 2017

[10]氮肥运筹对稻茬小麦土壤硝态氮含量、根系生长及氮素利用的影响. 石祖梁,杨四军,张传辉,顾克军. 2012

[11]农业产业集聚区生态系统内部种群间协同演化机理及均衡分析. 肖蓉,刘雪莲,刘志凌. 2017

[12]红枫湖水环境的局部恢复技术——固定化氮循环细菌对水生态系统的修复. 李正魁,濮培民,胡维平,王国祥,李波,胡春华,张卫东,朱佳廷. 2001

[13]中国茶园生态系统资源价值的估算. 李荣林. 2008

[14]不同生态系统土壤可溶性有机氮(SON)的研究. 兰忠明,吴一群,林诚,张辉. 2010

[15]氮磷钾对大棚青椒产量的影响及最佳配比的研究(初报). 沈善铜,徐刚,朱启泰. 199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