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栽培因素对粳稻垦稻12产量和群体结构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马波 1 ;

作者机构: 1.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

关键词: 栽培因素;垦稻12;产量;群体结构;相关性

期刊名称: 中国稻米

ISSN: 1006-8082

年卷期: 2012 年 18 卷 02 期

页码: 56-59

摘要: 采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不同栽培因素对垦稻12产量和群体结构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垦稻12较好的栽培方案是栽插密度21.4~24.7丛/m2,施氮量6.4~8.5 kg/667 m2,施钾量5.2~6.5 kg/667 m2,施磷量4.6kg/667 m2。逐步回归分析表明,施氮量与株高呈显著正相关,而与千粒重呈显著负相关;其余性状均与施氮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二次曲线关系。钾肥对穗长、每穗实粒数、结实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增加栽插密度会增加总穗数,但在高密度情况下穗数增长将趋缓。同时利用相关性分析和通径分析,研究了水稻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单位面积穗数对产量的总相关作用和直接作用都最大,其次为千粒重和每穗实粒数,其余性状则主要通过这三者间接影响产量。

  • 相关文献

[1]栽培因素对寒地水稻群体结构的影响. 马波. 2011

[2]垦稻12适宜密度与施肥量研究. 谢树鹏. 2015

[3]栽培因素对寒地超级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刘传增. 2012

[4]不同灌溉方式、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水稻茎蘖利用及产量的影响. 蔡永盛,薛菁芳,杜晓东,赵海新,杨丽敏,王立楠,陈书强. 2022

[5]大豆品种及群体结构对形态指标和产量的影响. 赵跃坤. 2013

[6]插秧密度与苗数对不同分蘖类型寒地水稻群体构成的影响. 丁国华,杨光,白良明,孙世臣,姜树坤,王彤彤,夏天舒,陈书强,张凤鸣. 2015

[7]不同施肥时期对不同穗型水稻品种群体结构及产量的影响. 刘迎雪,张国民,陈胜勇,辛爱华,任洋,马军韬,肖佳雷,赵杨,王杨,左辛. 2010

[8]种植密度和方式对油莎豆块茎生长期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钟鹏,苗丽丽,刘杰,王建丽,陆海燕,于洪久,张楠. 2021

[9]白浆土大豆不同群体结构对产量及其产量性状的影响. 赵桂范,刘婧琦,贾会彬,张敬涛,王振营,申晓慧,王谦玉. 2011

[10]栽培因素对水稻隔离层育秧秧苗单株带蘖的影响. 马波,王志江,刘传增,胡继芳,武琳琳,严峰. 2012

[11]抗线大豆生育期结构与农艺性状及产量的相关性研究. 杜志强,田中艳,周长军,李建英,杨柳,吴耀坤,高国金,唐金华. 2011

[12]覆膜对不同生态型谷子生长发育与产量的影响. 董扬. 2023

[13]不同水稻品种干物质积累与产量性状的相关研究. 闫平,张书利,于艳敏,牟凤臣,武洪涛,徐振华,周劲松. 2015

[14]应用高稳系数法分析小豆品种高产稳定性. 孟宪欣. 2006

[15]不同结荚习性抗线大豆农艺性状与产量相关研究. 杜志强. 2014

[16]利用SPAD氮饱和指数指导玉米中后期氮素诊断. 王囡囡,张春峰,张洪权,李于,宋英博,朱宝国,孟庆英,樊伟民,李灿东,孟凡祥. 2022

[17]抗线大豆品种生育期结构与百粒重、产量间的相关研究. 杜志强. 2013

[18]黑龙江省高油大豆高产综合配套技术. 刘忠堂. 2005

[19]种植密度与田间配置对玉米群体结构的影响. 王明泉. 2014

[20]俄罗斯远东及黑龙江省春小麦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 马淑梅,张睿,孙岩,刘东军,郭怡璠,刘文林,宋凤英,杨淑萍,张举梅.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