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赤眼蜂种间沃尔巴克氏体水平人工转染供体蜂种的筛选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海燕 1 ; 王倩 2 ; 付海滨 2 ; 丛斌 2 ; 董辉 2 ; 解焱艳 2 ; 姬景红 2 ;

作者机构: 1.沈阳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2.沈阳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沈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环境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 沃尔巴克氏体;赤眼蜂;产雌孤雌生殖

期刊名称: 中国生物防治

ISSN: 1005-9261

年卷期: 2009 年 25 卷 03 期

页码: 281-28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实验室条件下以感染沃尔巴克氏体的引进种卷蛾赤眼蜂、食胚赤眼蜂、短管赤眼蜂为材料,比较分析3种赤眼蜂连续3代喂食抗生素后子代雄蜂率、寄生和羽化情况。除卷蛾赤眼蜂F_2代外,取食四环素后3种赤眼蜂各世代寄生率均降低,其中食胚赤眼蜂的寄生率与对照相比明显下降;3种赤眼蜂间寄生率没有明显差异。随着取食抗生素世代的增加,3种赤眼蜂子代雄蜂率逐渐增大,短管赤眼蜂F_1代开始出现雄蜂,F_3代雄蜂率高达54.54%,明显高于卷蛾赤眼蜂(20.58%)和食胚赤眼蜂(13.94%);食胚赤眼蜂3个世代羽化雄蜂率均最低,说明其产雌孤雌生殖方式比较稳定,较适合作为赤眼蜂种间沃尔巴克氏体水平人工转染的供体。

  • 相关文献

[1]赤眼蜂是防治玉米螟的最佳选择. 崔万里. 1997

[2]防治大豆食心虫的优势赤眼蜂种类筛选及田间防效测评. 李青超,苗亿,韩业辉,刘洋,兰红宇,王立达,武林琳. 2018

[3]优势赤眼蜂种类筛选及田间防效测评. 李青超,王立达,武琳琳,刘洋,韩业辉,杨莹,高崇. 2019

[4]释放不同种类赤眼蜂对亚洲玉米螟的防治效果比较. 李敦松,罗宝君,赵秀梅,郑旭,袁明,姜晓军,何康来. 2019

[5]不同种类赤眼蜂对田间玉米螟的防治效果比较. 王连霞,何康来,罗宝君,赵秀梅,姜晓军,郑旭,袁明. 2015

[6]鲜食玉米主要害虫玉米螟全程绿色防控技术. 刘洋. 2020

[7]黑龙江省白菜田赤眼蜂的采集与鉴定. 刘岩,张树权,陈思,武琳琳,黄文功,刘思竹,周菲,陈晶,李岑,胡莹莹,袁红梅,姚玉波,张利国. 2020

[8]不同赤眼蜂蜂种对大豆食心虫的防治效果. 罗宝君. 2017

[9]一代区亚洲玉米螟全程绿色防控技术的防治效果研究. 罗宝君,赵秀梅,王连霞,曹丽萍. 2016

[10]甜菜夜蛾人工饲料筛选. 邵天玉,刘兴龙,刘春来,王爽,杨帆,夏吉星,王克勤. 2016

[11]螟黄赤眼蜂对向日葵螟的防治效果研究. 罗宝君. 2015

[12]4种赤眼蜂对大豆食心虫的防治效果. 兰英,王泽胤,赵秀梅,刘悦,李青超,王立达,马晨,刘洋,刘颖. 2023

[13]赤眼蜂对向日葵螟的防治研究. 李敏,康子洋. 2014

[14]不同种类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效果比较. 王连霞. 2013

[15]应用赤眼蜂防治大豆食心虫的研究. 王克勤. 1996

[16]防治大豆食心虫方法的研究. 赵晓丽. 2004

[17]不同赤眼蜂蜂种防治向日葵螟的应用效果. 罗宝君. 2015

[18]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田间防效测定与评估. 赵秀梅,张树权,李维艳,沈凤云. 2010

[19]不同寄主卵繁育螟黄赤眼蜂对大豆食心虫寄生效果比较研究. 王连霞. 2011

[20]赤眼蜂蜂种的采集、筛选与扩繁. 王连霞.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