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袁鹰 1 ; 刘德璞 1 ; 张光弟 2 ; 郝文媛 1 ; 谭化 1 ; 姜昱 1 ;
作者机构: 1.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2.吉林省梨树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关键词: 玉米;常规育种;生物技术
期刊名称: 分子植物育种
ISSN: 1672-416X
年卷期: 2005 年 3 卷 01 期
页码: 135-139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育种家利用生物技术途径解决玉米常规育种中难以解决的问题已成为可能。转基因技术可使玉米基因组本来不存在的外源基因导入进去,培育成具有“外来性状”的转基因玉米;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可以将多基因控制的性状快速地聚合在一起,培育出高产、优质、多抗性聚合的超级玉米品种。而目前玉米的常规育种与生物技术如何有效地结合,是国内外亟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本文就当前玉米常规育种中存在的问题和生物技术的优势做了讨论,并提出有效相结合的建议,以期今后能更快地培育出优质、高产的多抗性聚合新品种。
- 相关文献
[1]转基因技术在玉米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张英,穆楠,朴红梅. 2009
[2]关于我国优质蛋白玉米育种的探讨. 赵万庆,岳尧海,刘文国,周小辉,任军,周旭东. 2007
[3]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在大豆常规育种中的应用研究. 王曙明,郑宇宏,孟凡凡,范旭红,王跃强,张云锋,张宝石. 2010
[4]松辽黑猪育种的沿革与展望. 张树敏,李娜,金鑫,李兆华,刘庆雨. 2011
[5]利用生物技术创造甜菜四倍体材料的研究. 卞桂杰,黄淑兰,郑义,张景楼,张宇航,孙晖. 2004
[6]生物技术在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鉴定的应用. 谢军,才卓,刘向辉,李风华,曹宏丽,栾玉富. 1998
[7]生物技术对食品工业发展的影响. 刘兆庆,王曙文,姜媛媛. 2004
[8]国外肉牛生产的特点及发展趋势概述. 胡成华,张国良. 1997
[9]生物技术在干酪加工中的应用. 张健,张莉,杨贞耐. 2011
[10]影响大豆籽粒蛋白质含量因素及其改良途径. 王新风,富健,孟凡钢,马巍. 2008
[11]生物技术在果树上应用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 芦宁超,张冰冰. 2008
[12]分子生物学在昆虫系统学研究中的应用. 李茂海,丛斌,李建平,杨光冬,杨春英. 2003
[13]作物种业发展趋势与对策分析. 李新海,路明,郑军,谷晓峰,邱丽娟,黎裕,马有志,万建民. 2022
[14]水稻新品种吉粳72的选育. 都兴林,方秀琴,金信忍. 2002
[15]生物技术在苜蓿育种工作中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于淑梅,耿慧,夏彤. 2006
[16]吉林省水稻生物技术育种研究现状与发展方向. 李明生,孙强,王景余,林秀云. 2005
[17]野生大豆种质资源评价与利用研究进展. 杨光宇,王洋,马晓萍,王昱,姜亚伦. 2005
[18]吉林省大豆种质资源的收集与利用研究. 杨光宇,杨春明,蔡蕾,高淑芹. 2006
[19]Bar基因转化草原1号苜蓿的研究. 刘艳芝,王玉民,刘莉,隋松兵,李望丰,董英山*. 2004
[20]生物技术在动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柳楠,张明新. 199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不同药剂对马铃薯微型薯疮痂病的防治效果
作者:李闯;姚琪;袁宝祺;王庆峰;谭化;陈延伟;王忠伟
关键词:马铃薯微型薯;疮痂病;药剂防治
-
大豆主要生育期基因型鉴定与分析
作者:刘念析;钱雪艳;邱红梅;刘月;厉志;刘佳;王英男;谭化;刘晓冬;王玉民;董英山;李玉秋
关键词:大豆;生育期;基因型;分子育种模型
-
农业科学家精神特质与弘扬践行路径探析-以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科技东北创新中心)为例
作者:董娜;蔡红光;马宇翔;郝文媛
关键词:农业科学家;农业科学家精神;科技创新;科研生态;农业科技进步
-
基于双解码机制的田间玉米冠层图像分割及昼夜节律解析
作者:贾海峰;王廷超;洪小丽;舒坤良;黄帅;谭化
关键词:玉米;深度学习;图像分割;夜间图像;动态监测
-
马铃薯吉科6号茎尖脱毒及组织快繁研究
作者:韩艳;曹丽;李闯;姚琪;谭化;王洋;王娜;于娅;王忠伟
关键词:马铃薯;茎尖;脱毒;试管薯诱导;快繁
-
吉林省引进甜瓜种质资源表型遗传多样性分析
作者:于翠香;谭化;张海燕;杨贵春;安仕博;赵福顺;徐海钰
关键词:吉林省;甜瓜;表型;遗传多样性;种质资源
-
干旱胁迫下玉米苗期的转录组分析
作者:胡玉锋;金峰学;程云清;单晓辉;李毅丹;姜志磊;郝文媛
关键词:玉米;转录组;干旱;细胞壁;糖基转移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