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生活污水灌溉对麦秸还田稻田氨挥发排放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徐珊珊 1 ; 侯朋福 2 ; 范立慧 1 ; 薛利红 2 ; 杨林章 2 ; 王绍华 1 ; 李刚华 1 ;

作者机构: 1.南京农业大学农业部南方作物生理生态重点开放实验室

2.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关键词: 稻田;秸秆还田;污水灌溉;氨挥发;田面水铵浓度

期刊名称: 环境科学

ISSN: 0250-3301

年卷期: 2016 年 37 卷 10 期

页码: 3963-397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养分回用为目的,在原状土柱模拟试验条件下,采用间歇密闭式抽气法研究了生活污水灌溉对麦秸还田稻田田面水铵态氮浓度、田面水pH以及稻田氨挥发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1麦秸还田显著增加了田面水NH_4~+-N浓度,生活污水灌溉则显著降低了田面水NH_4~+-N浓度.2正常灌溉施肥秸秆不还田稻田处理的总氨挥发量为58.29 kg·hm-2,占总施氮量的24.29%;麦秸还田显著增加了稻田的氨挥发损失,氨挥发损失量增加了近一倍,达总施氮量的45.66%;而生活污水灌溉显著降低了稻田氨挥发损失量,氨挥发损失量降至总施肥量的17.26%(秸秆不还田)和32.72%(秸秆还田).秸秆还田与生活污水处理具有显著的正交互作用.在3个肥期中,分蘖肥期氨挥发损失率最高,占总氮肥用量的7.38%~24.44%.3无论秸秆还田与否,氨挥发通量与田面水NH_4~+-N浓度之间均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田面水pH值则相关性不显著.麦秸还田增加了稻田氨挥发损失,而麦秸还田与生活污水灌溉耦合能降低稻田氨挥发损失,同时污水中的氮可替代44.41%的化肥氮,减少稻季化肥用量,具有显著的生态环境效益.

  • 相关文献

[1]麦秸还田下生活污水灌溉对水稻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徐珊珊,刘绪,薛利红,侯朋福,刘雅文,王绍华,杨林章. 2018

[2]生活污水灌溉对稻田还田麦秸腐解特征和养分释放规律的影响. 徐珊珊,侯朋福,薛利红,杨林章. 2017

[3]沼液与有机肥配施条件下氮损失风险的研究. 周炜,孙国峰,王鑫,童红玉,盛婧. 2019

[4]不同表面分子膜材料抑制稻田氨挥发的效果及其作用途径. 王梦凡,俞映倞,杨梖,谢斐,侯朋福,杨林章,薛利红,孙庆业. 2019

[5]稻田氨挥发影响因素及其减排措施研究进展. 杨国英,郭智,刘红江,王鑫,陈留根. 2020

[6]太湖地区稻田不同氮肥管理模式下氨挥发特征研究. 俞映倞,薛利红,杨林章. 2013

[7]不同比例沼液和尿素配施对稻田氨挥发的影响. 高波,王凯,李红阳,孙星星,马晶晶,张俊喜,杨智青. 2022

[8]紫云英不同时期还田部分替代化肥对氨挥发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胡中泽,衣政伟,王安,杨大柳,张岳芳,陈留根,王显. 2021

[9]缓控释肥侧深施对稻田氨挥发排放的控制效果. 侯朋福,薛利祥,俞映倞,薛利红,范立慧,杨林章. 2017

[10]氮肥减施与花生秸秆还田对麦田土壤氨挥发、氮肥利用率及产量的影响. 胡中泽,衣政伟,杨大柳,王安,陈留根,张岳芳,王显. 2022

[11]腐秆剂与秸秆配施对稻田N_2O排放的影响. 刘刚,庄义庆,杨敬辉,吴琴燕,马静. 2014

[12]绿肥与秸秆配合还田对江苏丘陵地区不同类型土壤肥力的短期影响. 蒋婧,肖旭,景金泉,黄莹. 2020

[13]长期秸秆还田对水稻产量与田面水环境的影响. 孙国峰,孙仁华,周炜,刘红江,盛婧,徐志宇. 2023

[14]奎河污水灌溉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陆晟,张曼玉,万蕾. 2015

[15]灌溉水质对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影响研究进展. 刘兴华,胡林林,陈为峰,李敏. 2012

[16]生活污水尾水部分替代氮肥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YIN Ai-jing,尹爱经,XUE Li-hong,薛利红,YANG Lin-zhang,杨林章,DUAN Jing-jing,段婧婧,XUE Li-xiang. 2017

[17]生物质炭对伊乐藻堆肥过程氨挥发的作用效应研究. 王海候,沈明星,凃荣文,严慧霞,陆长婴,施林林,周新伟. 2014

[18]太湖流域稻田对3种低污染水氮的消纳利用及化肥减量效果. 马资厚,薛利红,潘复燕,徐珊珊,高倩,杨林章. 2016

[19]两种土壤增效剂对稻田氨挥发排放的影响. 周玉玲,侯朋福,李刚华,王绍华,杨林章,薛利红,丁艳锋. 2019

[20]氮肥减投条件下膜材料使用对稻田氨挥发排放的影响. 俞映倞,王梦凡,杨梖,何世颖,段婧婧,杨林章,薛利红.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