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叶施~(15)N-尿素增加棉花苗期氮素吸收利用的生理生化机制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董合林 1 ; 李鹏程 1 ; 刘敬然 1 ; 刘爱忠 1 ; 王晓茹 1 ; 杜军 1 ; 李亚兵 1 ;

作者机构: 1.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棉花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关键词: 叶施;15N-尿素;吸收;利用;生理生化特性

期刊名称: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ISSN: 1008-505X

年卷期: 2014 年 20 卷 06 期

页码: 1553-155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苗期棉花根系发育缓慢,吸收能力弱,根系吸收的氮素不能满足棉株生长发育的需要,很容易出现僵苗、弱苗。叶面施氮可以及时补充氮素营养,解决棉花苗期阶段性营养不足的问题。本研究利用15N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喷施尿素对棉花苗期氮素吸收利用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以明确棉花苗期叶面喷施尿素的适宜浓度,了解其促进棉花生长发育的机理。【方法】本试验选用黄河流域常规栽培品种中棉所79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在棉花苗期叶面喷施0.5%、1%和2%的15N-尿素溶液,以喷清水为对照,调查了尿素不同喷施浓度棉花氮素的吸收利用及生理生化特性。【结果】1)叶面喷施15N-尿素能显著提高棉株15N含量,各施氮处理棉株内15N含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一致,即叶面喷施后2 96 h之间,逐渐升高,96 h达到最高,此后出现下降。2)棉株可以快速吸收叶面喷施的15N-尿素,各处理棉株叶面氮素平均吸收速率的变化趋势一致,因中午气孔关闭,2 4 h出现降低;4 6 h达到最大,期间急剧上升;6 8 h急剧下降,8 12 h下降也较快,12 h后缓慢下降。0 12 h平均吸收速率非常高,为0.23 0.29 mg/(g·h)。棉株对于叶施氮素的吸收主要出现在喷施后12 h之内。3)15N-尿素浓度为0.5%、1%时,叶面吸收显著促进了根系氮素吸收,且根系吸收的氮很快被转运到地上部分。4)1%尿素喷施浓度内,硝酸还原酶、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叶绿素含量的变化趋势一致,均随尿素喷施浓度的增加而提高,在喷施浓度为1%时达到峰值,超过1%后开始下降。【结论】叶面尿素喷施浓度在0.5%2%之间均能显著提高棉株15N含量,促进棉株的氮素代谢,以1%效果最佳。棉株对于喷施氮素的吸收主要发生在喷施后0 12 h,平均吸收速率为0.23 0.29 mg/(g·h),96 h棉株中15N含量达到最高。棉花叶面施氮促进了根系对氮素的吸收。叶面施氮主要通过增强硝酸还原酶、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提高叶绿素含量,增加叶面积,促进叶片的光合作用,以此提高氮素利用效率,增加棉花株高和总生物量。

  • 相关文献

[1]农艺措施调控烤烟营养吸收利用的研究进展. 左伟标,洪天龙,高远,郭芳阳,鲁松霖,叶谌睿,安银立,毕乐乐,王永齐,柏永超. 2020

[2]施硫对花生产质量和硫吸收利用的影响. 司贤宗,张翔,索炎炎,毛家伟,李亮,余琼,李国平,余辉. 2020

[3]低钾条件下不同基因型甜瓜产量、品质及钾素吸收利用差异分析. 康利允,李晓慧,高宁宁,梁慎,李海伦,王慧颖,常高正,徐小利,赵卫星. 2022

[4]不同花生品种氮磷钾钙硫吸收、分配和利用的差异. 司贤宗,张翔,索炎炎,李亮,李亚飞,余琼,邱岭军,余辉. 2021

[5]潮土区花生不同基因型品种对养分吸收、分配和利用的差异. 司贤宗,张翔,索炎炎,余琼,毛家伟,李亮,王亚宁,李国平,余辉. 2017

[6]砂姜黑土区不同花生品种对氮磷钾养分吸收、分配和利用的差异. 司贤宗,张翔,索炎炎,毛家伟,李亮,李国平,余辉. 2017

[7]土壤水分对芝麻品种郑芝98N09光合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高桐梅,卫双玲,穆瑞霞,张从永,张海洋,芦海灵. 2013

[8]不同S_(22)基因型玉米种子萌发过程中的生理生化特性变化(简报). 刘华山,李玉玲,王德勤,台国琴,孟凡庭,杨国红. 1999

[9]EDTA对黄菖蒲和马蔺Cu吸收积累的影响. 张开明,李小红,郭楠,原海燕,黄苏珍. 2013

[10]不同玉米品种镉积累及运移差异性研究. 张彪,段恩忠,师振亚,程海宽,周志云,周振,孙晓雪,苗丽娟,杨素勤. 2017

[11]水培条件下花生品种铁素吸收/活化能力鉴定方法. 张静,骆璐,刘风珍,贾红霞,刘娟,谭震,张昆,万勇善. 2024

[12]氮锌配施对夏玉米灌浆期籽粒氮、锌元素吸收和转运的影响. 张盼盼,乔江方,李川,张美微,穆蔚林,郭涵潇,岑俊娟. 2024

[13]铅胁迫对不同基因型烟草铅吸收、运转及积累的影响. 文晓阳,饶巍,李春萍,覃德华,郭芳阳,王慧,董昆乐,杨瑞辉,陈明灿. 2022

[14]海藻酸钠寡糖对水稻生长发育、产量及镉吸收分布的影响. 张运红,杜君,和爱玲,孙克刚,郑春风,杨焕焕,丁华. 2017

[15]河南省花生秧利用现状及提高其饲料资源利用率的措施. 王琳燚,李绍钰,马慧慧,邓文. 2019

[16]河南省牛养殖业废弃物资源产业化结合途径分析. 聂胜委,张巧萍,王二耀,张玉亭,何宁. 2018

[17]河南省玉米品种利用原则. 王振华,魏昕,张前进,张新,鲁晓民. 2020

[18]工业原料用甘薯的加工利用及其产业化对策. 肖利贞,杨国红,康志河,王裕欣. 2006

[19]不同氮效率芝麻品种苗期氮吸收转运与利用差异. 张鹏钰,王东勇,高桐梅,苏小雨,李丰,戴晋,田媛,付锦州. 2023

[20]玉米种质资源的创新与利用. 张前进,王振华,张新,王俊璞.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