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芝麻产量性状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刚华 1 ; 童晓利 1 ; 徐生 1 ; 赵荷娟 1 ;

作者机构: 1.南京农业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芝麻;产量;产量性状;灰色关联度分析

期刊名称: 南京农专学报

ISSN: 1008-1895

年卷期: 2002 年 18 卷 04 期

页码: 42-44

摘要: 对芝麻9个品种9个数量性状与产量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产量与各产量性状的关联度大小顺序为:单株蒴果数》每蒴粒数>千粒重>始蒴高度>株高>全生育期>分枝数>空稍高度。芝麻产量主要取决于与其关联度较高的单株蒴果数、每蒴粒数、千粒重等性状。

  • 相关文献

[1]甜高粱新品种(系)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高进,施庆华,蔡立旺,王永慧,戚永奎,施洋,王为,丁海荣,王海洋,孙艳茹,陈建平. 2018

[2]粳糯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费云燕,余波,韩华新,龚红兵,景德道. 2024

[3]芝麻新品种的引进与综合评定试验. 童晓利,衡燕,张礼浩,张宁宁,赵荷娟. 2009

[4]不同芝麻品种的生态适应性比较试验. 吴巧娟,肖松华,刘剑光,赵君. 2012

[5]大麦不同生长发育阶段施用稀施保的效果研究. 陈健,乔海龙,陈和,沈会权,陶红,臧慧. 2011

[6]播期对大棚栽培鲜食春大豆产量的影响. 夏礼如,邱海荣,崔世友. 2013

[7]江苏省鲜食糯玉米产量性状育种分析. 赵文明,陈艳萍,孔令杰,管晓春,袁建华. 2016

[8]水稻品种(组合)综合评价研究. 丁成伟,刘超,王健康,孙克新,郭荣良,吴玉玲. 2000

[9]水稻品种生态适应性的综合评价. 丁成伟,刘超,王健康,孙克新,郭荣良. 1999

[10]梨二叉蚜-天敌关系灰色关联度分析. 胡长效,丁梁斌,杨培,朱守卫. 2006

[11]灰色关联度分析在大麦新品种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魏亚凤,江银荣,潘宝国. 2003

[12]大麦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魏亚凤,江银荣,潘宝国. 2002

[13]鲜食大豆农艺性状与鲜荚产量的灰色关联分析. 缪亚梅,王学军,汪凯华,陈满峰,张秀梅. 2008

[14]不同品种黄桃的冰点温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张璇,孙娅,王毓宁,胡花丽,赵延存,李鹏霞. 2013

[15]鲜食糯玉米品质与主要品质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赵文明,陈艳萍,孟庆长,郑飞,孔令杰,袁建华. 2010

[16]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和模糊综合评判法的李植株形态学评价. 王楠琪,姜卫兵,甘可欣,韩键,张斌斌,马瑞娟. 2019

[17]基于熵权法和灰色关联度法的鲜食糯玉米品质评价. 轩瑞瑞,陈艳萍,刘春菊,汪丽霞,袁建华. 2021

[18]丘陵山区芝麻高产高效关键栽培技术. 童晓利,李刚华,王庆南,赵荷娟,张海军. 2002

[19]宁芝一号芝麻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 童晓利,伍冠所,张礼浩,赵荷娟. 2009

[20]芝麻主要性状与籽粒产量之间的相关及通径分析. 戎新祥,吴玮. 198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