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黄土丘陵沟壑区林草间作土壤养分和水分动态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振军 1 ;

作者机构: 1.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关键词: 林草间作;土壤养分;土壤水分;黄土丘陵沟壑区

期刊名称: 甘肃农业科技

ISSN: 1001-1463

年卷期: 2010 年 06 期

页码: 7-10

摘要: 2007—2009年以黄土丘陵沟壑区不同林草间作模式为对象,以相同立地条件下的农田为对照,对林草间作地土壤养分及含水量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实施林草间作,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高土壤养分含量,但不利于提高土壤水分含量;从间作年限看,9年生林草间作对土壤养分及水分含量的影响大于7年生林草间作。从空间结构看,林草间作对20、40、60 cm土层土壤养分及水分含量的影响较80、100 cm土层明显。

  • 相关文献

[1]甘肃山地核桃园土壤水热和养分的变化特征. 刘小勇,孔芬,韩富军,王司远,高晓东,万文录,杨会光. 2018

[2]地膜残留量对河西绿洲灌区玉米田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唐文雪,马忠明,魏焘,连彩云. 2022

[3]短期豆科绿肥插入旱地轮作效界研究. 吴学栋. 1993

[4]黄土丘陵半干旱区小流域治理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以高泉流域为例. 何宝林. 2011

[5]试论黄土丘陵沟壑区(庄浪)发展现代农业. 展宗冰. 2015

[6]不同覆膜方式对旱砂田西瓜产量品质及土壤水分利用的影响. 杜少平,马忠明,薛亮. 2010

[7]不同耕作方式对春小麦田土壤水分过程的影响. 吕晓东,马忠明. 2015

[8]不同分散相结构吸水材料对土壤水分富集效应的研究. 宋宝兴,刘建睿,郭天文,黄卫东,宁荣昌,姜小凤. 2007

[9]储水灌溉及覆膜对土壤水分及小麦出苗的影响. 张立勤,马忠明,杨君林,连彩云,王智琦. 2012

[10]旱地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土壤水分效应研究. 刘广才,杨祁峰,李来祥,樊廷录,赵小文,朱永永. 2008

[11]绿洲灌区固定道垄作对春小麦土壤水分变化动态的影响. 雒淑珍,马忠明,王智琦,王平,王德权. 2009

[12]优化施肥和栽培模式对旱地冬小麦产量和土壤水分及N素利用的影响. 刘晋宏,孙建好,陈英,张绪成,刘晓伟,王朝辉. 2015

[13]不同功能地膜覆盖对旱地马铃薯土壤水热效应和产量的影响. 胡新元,谢奎忠,陆立银,罗爱花. 2019

[14]水肥耦合对土壤水分及制种玉米产量的影响. 刘风. 2019

[15]甘南高寒草甸植物功能性状和土壤因子对坡向的响应. 刘旻霞,马建祖. 2012

[16]旱地不同施肥对冬油菜产量及土壤水分状况的影响. 罗照霞,杨志奇,俄胜哲,袁金华,车宗贤,郭永杰. 2017

[17]种植模式和补灌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方彦杰,秦安振,雍蓓蓓. 2019

[18]灌溉水盐分组成对土壤水盐迁移参数的影响. 郭全恩,南丽丽,李保国,曹诗瑜. 2017

[19]补充灌水对旱地秸秆覆盖小麦产量和土壤水分的影响. 陈伟,杨君林. 2017

[20]不同复种油菜-轮作模式对马铃薯耗水特征及产量的影响. 谭雪莲,郭天文,张平良,曾骏,刘晓伟.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