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极早熟高油大豆品种佳豆30的选育与育种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郭美玲 1 ; 郭泰 2 ; 王志新 2 ; 郑伟 2 ; 李灿东 2 ; 赵海红 2 ; 张振宇 2 ; 徐杰飞 2 ; 赵星棋 2 ;

作者机构: 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2.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国家大豆区域技术创新中心/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佳木斯综合试验站

关键词: 极早熟;高油大豆;佳豆30;选育

期刊名称: 安徽农业科学

ISSN: 0517-6611

年卷期: 2023 年 51 卷 004 期

页码: 21-24

摘要: 为了挖掘极早熟高油大豆新品种佳豆30的品种潜力与优势,总结了该品种选育结果与育种经验.该品种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108 d左右,需≥10℃活动积温1900℃左右,为极早熟品种;省级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 2656.5 kg/hm2,较对照品种黑河 45 增产10.3%,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451.8 kg/hm2,较对照品种黑河45增产8.9%;国家级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438.6 kg/hm2,比对照品种黑河45增产8.6%,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358.7 kg/hm2,比对照品种黑河45增产9.1%;脂肪含量22.11%,蛋白质含量39.46%,为高油品种;病害接种鉴定结果显示,中抗大豆灰斑病(SCSH)、中感大豆病毒病SMVⅠ号株系和感大豆病毒病SMVⅢ号株系;适宜北方春大豆极早熟区种植.该品种的选育体会可归纳为4点,包括制定育种目标要面向主产区、优选亲本是品种选育成败的关键、坚持生态育种理念培育优良品种和极早熟育种要突出产量与品质,可供育种工作者学习与借鉴.

  • 相关文献

[1]高油大豆新品种合农77的选育. 郭美玲,郭泰,王志新,郑伟,李灿东,赵海红,张振宇,刘忠堂. 2019

[2]国审中早熟高油大豆新品种合农81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王象然,郭泰,王志新,郑伟,李灿东,张振宇,徐杰飞,赵星棋,郭美玲,赵建有. 2024

[3]水稻新品种黑粳1518的选育. 商全玉,杨秀峰,张立军,吴振明,张习文. 2020

[4]极早熟高产水稻新品种黑粳9号. 商全玉,杨秀峰,王万霞,张立军,吴振明,张习文,吴俊彦. 2018

[5]极早熟玉米新品种南北73与栽培技术. 陈海军,鞠伟,巩双印,李金良,陈凤芝,吴瑶,吴俊彦. 2020

[6]极早熟大豆新品种合农89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郭美玲,郭泰,王志新,郑伟,李灿东,赵海红,张振宇,徐杰飞. 2020

[7]极早熟高产高油大豆新品种黑科71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鹿文成,闫洪睿,张雷,梁吉利,贾鸿昌,闫晓飞,韩德志. 2022

[8]极早熟糯玉米新品种克粘1号的选育及应用. 谭福忠. 2003

[9]极早熟机械化栽培高粱新品种龙杂18号. 姜艳喜,焦少杰,王黎明,苏德峰,严洪冬,孙广全. 2018

[10]极早熟水稻新品种黑粳12的选育. 商全玉,杨秀峰,王松,刘安晋,刘显元,张习文,吴俊彦,吴振明,曹国庆,张从风,王天一,刘婷婷. 2021

[11]极早熟玉米新品种克玉16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王巍,刘兴焱,何长安,纪春学,杨耿斌,王辉,张恒. 2014

[12]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高油大豆脂肪积累动态的研究. 韩冬伟,王守义,王淑荣,赵曦,池莉,王立达,曲忠诚. 2010

[13]施肥水平和播种密度对高油大豆合丰52油分含量及产量影响研究. 王志新,郭泰,吴秀红,郑伟,刘忠堂,徐明贵,韩世峰. 2011

[14]美国大豆资源利用与高油大豆合丰57的创新. 吴秀红,郭泰,王志新,郑伟,李灿东,刘忠堂. 2010

[15]氮磷钾营养对高油大豆含氮化合物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刘颖,李玉影,刘凤阁,史绪梅,刘双全,张明怡. 2008

[16]钾对高油大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王海泉,朱继强,汪建学. 2005

[17]黑龙江省高油大豆高产综合配套技术. 刘忠堂. 2005

[18]高油大豆高产栽培技术的基本特点. 刘忠堂. 2005

[19]高油大豆种质资源合丰50特点与育种利用. 郭美玲,郭泰,王志新,郑伟,李灿东,赵海红,徐杰飞,张振宇,赵星棋. 2021

[20]高油大豆优质高产同步旱作栽培体系的研究. 栾晓燕,杜维广,满为群,刘鑫磊,马岩松,郑宝香,陈怡,刘艳.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