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广东红海湾银杏齿喙鲸组织中HCH的残留水平与分布特征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刘会 1 ; 甘居利 1 ; 贾晓平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关键词: HCH;银杏齿喙鲸;残留水平;分布特征;红海湾

期刊名称: 海洋环境科学

ISSN: 1007-6336

年卷期: 2011 年 30 卷 01 期

页码: 9-1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解HCH在中国近岸海域哺乳动物体内的积累状况,本文用Agilent 6890 N型气相色谱仪、DB-1701型毛细管色谱柱和63Ni放射源微电子捕获检测器,测定了中国广东红海湾银杏齿喙鲸(Mesoplodon ginkgodens)鲸体中∑HCH(α-HCH、β-HCH,γ-HCH和δ-HCH)的含量,并分析其组成特征和残留水平。结果表明:在该鲸5种组织中,∑HCH湿重含量范围是(3.6~125)×10-9,其高低顺序为鲸脂>肝脏>胃>肌肉>肾脏>心脏>胰腺>肺。不同组织中的HCH含量与其组织中的脂肪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0.996,p=0.01)。与国外文献报道的数据比较,本分析的鲸脂中ΣHCH含量相对较低,但肝、肌肉中ΣHCH平均含量分别为17.1×10-9、9.5×10-9,是南海北部陆架海域3种金线鱼属鱼类肝、肌肉内ΣHCH平均含量的32.9倍、36.6倍。在该鲸体内4种HCH同分异构体中,β-HCH所占比例最高,在各组织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62.5%(鲸脂),31.6%(肝脏),50.1%(胃),45.8%(肌肉),48.6%(肾脏),56.1%(心脏),63.8%(胰腺)和100%(肺),平均值为57.3%,据此推测该鲸所栖息的海域主要受早期工业品HCH残留的影响为主。

  • 相关文献

[1]红海湾银杏齿喙鲸(Mesoplodon ginkgodens)组织中的DDT. 刘会,甘居利,贾晓平. 2010

[2]广东红海湾海域银杏齿喙鲸体组织中DDT含量的分布特征与污染评价. 刘会,甘居利,贾晓平. 2009

[3]红海湾养殖区底质水中氮、磷的分布特征. 王小平,贾晓平,林钦,甘居利,李纯厚,王增焕,蔡文贵,吕晓瑜. 1999

[4]红海湾水域溶解氧、pH值、盐度和营养盐分布特征及相互关系研究. 王小平,贾晓平,林钦,李纯厚,甘居利,蔡文贵,王增焕,吕晓瑜. 1999

[5]长江宜昌江段铜鱼和中华鲟体内HCHDDT的残留水平. 李荣,甘金华,徐进,危起伟. 2008

[6]红海湾表层沉积物铅、锌污染的判断与分析. 甘居利,贾晓平,林钦,王增焕,李纯厚. 2000

[7]红海湾水域营养水平的时空变化特点与评价. 蔡文贵,贾晓平,林钦,李纯厚. 2001

[8]红海湾底质硫化物的分布和变化. 甘居利,贾晓平,林钦,王增焕. 1998

[9]红海湾海域水产品中有机磷酸酯(OPEs)类阻燃剂污染分析及健康风险评估. 曾以梅,刘奇,柯常亮,段星星,杨宏亮,黄珂,古小莉,张安凯,陈洁文. 2024

[10]红海湾底质重金属分布与背景值探讨. 甘居利,林钦,贾晓平,周国君,王增焕. 1999

[11]红海湾水产养殖示范区水质综合评价. 贾晓平,林钦,甘居利,蔡文贵,李纯厚,王小平,王增焕,贾頲. 2002

[12]红海湾礁滩的主要栖息生物. 梁超愉,张汉华,吴进锋,王江勇,邱丽华. 2004

[13]红海湾海藻资源的研究. 吴进锋,张汉华,梁超愉,邱丽华,王江勇. 2002

[14]红海湾水质营养状况及其频率分析. 甘居利,贾晓平,王小平,王增焕. 1999

[15]红海湾浅海滩涂牡蛎养殖模式的研究. 张汉华,梁超愉,吴进锋,邱丽华,王江勇. 2001

[16]银杏齿喙鲸(Mesoplodon ginkgodens)组织中DDT的研究. 刘会,甘居利,贾晓平. 2009

[17]滦河三角洲表层沉积物黏土矿物特征. 曹珂,李梅娜,刘金庆. 2016

[18]波浪与潮流对潮滩悬沙含量贡献的现场观测. 李博闻,单红仙,张少同,文明征,贾永刚. 2016

[19]胶州湾养殖区贝类生物体中多溴联苯醚的分布特征. 夏斌,周明莹,陈碧鹃,冷凯良,乔向英,田丽粉. 2010

[20]2015年春、夏季莱州湾营养盐分布特征. 郭富,王保栋,辛明,张文全,厉丞烜,谢琳萍,孙霞.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