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丘陵山地茶园土壤团聚体及其碳含量分布特征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峰 1 ; 王义祥 2 ; 江福英 1 ; 吴志丹 1 ; 尤志明 1 ; 张文锦 1 ; 翁伯琦 2 ;

作者机构: 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2.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态研究所

关键词: 丘陵山地茶园;土壤团聚体;有机碳

期刊名称: 福建农业学报

ISSN: 1008-0384

年卷期: 2012 年 27 卷 01 期

页码: 91-96

摘要: 通过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丘陵山地茶园土壤团聚体及其碳含量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茶园土壤0~20cm以>5mm团聚体含量最高,占20.59%,20~40cm土层土壤团聚体以<0.25mm微团聚体为主,占35.32%。0~20cm,20~40cm土层均以>5mm粒径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最高,团聚体基本呈现粒径增大,有机碳含量增加的规律。茶园在0~20cm土层>5mm粒径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储量及其分配比例最大,0.25~0.5mm团聚体含量最少,而20~40cm土层以0.25~0.5mm团聚体土壤有机碳储量及其分配比例最大,>5mm团聚体的比例最小。

  • 相关文献

[1]生草栽培对果园土壤团聚体内有机碳的影响. 王义祥,翁伯琦,黄毅斌,王成己,叶菁. 2011

[2]菌渣对土壤团聚体有机碳矿化的影响研究进展. Li Fangliang,栗方亮. 2014

[3]亚热带地区不同种植年限果园土壤团聚体结构及有机碳、氮分布特征. 林诚,郑祥洲,郭宝玲,丁洪,解钰,张玉树. 2019

[4]菌渣施用对柑橘园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和惰性有机碳的影响. 王义祥,王峰,叶菁,黄勤楼,翁伯琦,黄毅斌. 2016

[5]生草栽培对果园土壤团聚体及其有机碳分布的影响. 王义祥,翁伯琦,黄毅斌,王成己,叶菁. 2012

[6]定位施用菌渣对稻田土壤团聚体中碳氮含量的影响. 栗方亮,张青,王煌平,王利民,王秋营,罗涛. 2017

[7]连续3年施用菌渣对茶园土壤团聚体分布的影响. CHEN Yu-zhen,陈玉真,WANG Feng,王峰,WU Zhi-dan,吴志丹. 2017

[8]不同培肥方式对茶园土壤团聚体中有机碳和全氮分布的影响. 王利民,黄东风,李清华,何春梅,张辉,刘彩玲,栗方亮,黄毅斌. 2018

[9]林地转变为茶园对土壤团聚体及渗透性能的影响. 陈玉真,王峰,吴志丹,江福英,张文锦,翁伯琦,罗旭辉,尤志明. 2018

[10]不同类型茶园土壤团聚体组成特征及稳定性研究. 王峰,陈玉真,尤志明,吴志丹,江福英,陈芝芝,翁伯琦. 2014

[11]不同经营年限对柑橘果园土壤团聚体有机碳的影响. 王义祥,叶菁,黄毅斌,王成己,翁伯琦,刘韬. 2015

[12]施用菌渣对茶园土壤团聚体分布的影响. 陈玉真,王峰,吴志丹,朱留刚,陈芝芝,尤志明,张文锦. 2017

[13]施用菌渣对茶园土壤团聚体分布的影响. 陈玉真,王峰,吴志丹,朱留刚,陈芝芝,尤志明,张文锦. 2017

[14]有机种植对茶园土壤团聚体组成及稳定性的影响. 王峰,陈玉真,孙君,吴志丹,江福英,尤志明. 2023

[15]稻田施用菌渣土壤团聚体的组成及评价. 栗方亮,王煌平,张青,王秋营,罗涛. 2015

[16]长期施肥对黄泥田土壤团聚体中氮素积累和有机氮组成的影响. 王飞,李清华,何春梅,游燕玲,黄毅斌. 2023

[17]冷浸田水旱轮作对作物生产及土壤特性的影响. 王飞,李清华,林诚,何春梅,钟少杰,李昱,林新坚,黄建诚. 2015

[18]开沟排渍与优化施肥对冷浸田生产力的耦合效应. 王飞,李清华,余广兰,林诚,林新坚,何春梅,钟少杰. 2015

[19]田间老化生物质炭对茶园土壤氮素形态和细菌群落的影响. 王峰,常云妮,吕永铭,陈玉真,孙君,吴志丹,余文权. 2024

[20]绿肥还土对红壤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王义祥,王峰,叶菁,林怡,翁伯琦.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