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基于D-Loop序列的罗非鱼选育群体遗传变异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颉晓勇 1 ; 李思发 2 ; 蔡完其 2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2.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

关键词: 罗非鱼;选育;D-loop序列;遗传变异

期刊名称: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ISSN: 1674-5566

年卷期: 2011 年 20 卷 03 期

页码: 336-34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对吉富品系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不同世代选育群体D-loop序列进行测定和分析,47个样本经重排比较后获得902 bp的同源序列。共检测到225个变异位点,占分析位点数的24.94%。同源序列中多态位点比例随着选育世代数的累进,呈现出降低的趋势。核苷酸多样性指数也呈现出同样的降低趋势,F0、F6、F7、F8、F9分别为0.074 02、0.068 72、0.064 15、0.049 52、0.044 55。多态位点比例、核苷酸多样性指数在不同世代间的变化趋势一致表明,随选育的进展,选育群体逐步纯化。选育基础群体F0与F6、F7、F8、F9之间的遗传距离呈增大趋势,表明较短时间内的人为选择可以造成与长期地理隔离效应相当的群体遗传分化。研究亮点:(1)长期以来人们不能清晰地理解选育过程中群体内遗传特征所发生的变化。采用现代分子遗传分析手段对罗非鱼选择育种群体进行遗传特征分析研究,是对鱼类育种实践的重要理论补充。(2)控制区序列变异分析表明随选育的进展,选育群体出现逐步纯化。(3)采用D-loop序列分析可以检测群体选择压力造成的遗传学效应。

  • 相关文献

[1]基于细胞色素b序列的罗非鱼选育群体遗传变异分析. 颉晓勇,李思发. 2014

[2]新吉富罗非鱼选育过程中遗传变异的AFLP分析. 颉晓勇,李思发,蔡完其,钟金香,张汉华,叶卫,陈辉崇. 2011

[3]吉富品系尼罗罗非鱼选育系F_6、F_7和F_8当年鱼生长对比研究. 颉晓勇,钟金香,李思发,蔡完其,张汉华,叶卫,陈辉崇. 2009

[4]以色列红罗非鱼与其他罗非鱼群体杂交子一代在海水中生长性能分析. 张天时,姜涛,孔杰,魏宝振,筴金华,张艳红,栾生. 2015

[5]6个野生与选育鲤群体的微卫星遗传分析. 董在杰,刘念,傅建军,朱文彬,王兰梅,苏胜彦. 2018

[6]草鱼D-loop多态性与幼苗生长性状的关联分析. 傅建军,张猛,沈玉帮,陈勇,李家乐. 2017

[7]鳙长江中下游群体的D-loop序列遗传分析. 傅建军,朱文彬,罗明坤,王兰梅,董在杰. 2024

[8]不同鲚属鱼类Cyt b和D-loop序列的比较及其判别早期生活史个体的潜力分析. 孙超,刘洪波,姜涛,轩中亚,杨健. 2018

[9]基于线粒体DNA D-loop序列分析养殖刀鲚与湖鲚的遗传多样性. 徐钢春,魏广莲,李建林,徐跑,张呈祥,顾若波. 2012

[10]黑龙江上游3种茴鱼分类地位的线粒体D-loop序列变异分析. 马波,孙家贤,姜作发. 2011

[11]根据mtDNAD-loop序列分析东海银鲳群体遗传多样性. 彭士明,施兆鸿,陈超,侯俊利. 2010

[12]基于微卫星标记和线粒体D-loop序列的5个大口黑鲈群体遗传变异分析. 张帝,强俊,傅建军,徐钢春,周国勤,董在杰,陶易凡,路思琪,陆健,徐跑. 2022

[13]基于D-loop序列和微卫星标记的4个黄颡鱼群体的遗传变异分析. 李兵部,傅建军,陶易凡,强俊,徐跑. 2024

[14]2种亚洲龙鱼的D-Loop序列结构分析. 潘阳,白俊杰,叶星,劳海华,罗建仁,汪学杰. 2005

[15]罗非鱼综合选育新技术. ^A董在杰^B1%^A徐跑^B2. 2008

[16]氟苯尼考在罗非鱼体内的药物动力学研究. 王伟利,罗理,姜兰,谭爱萍,邹为民,卢迈新. 2012

[17]大规格罗非鱼养殖技术. ^A朱华平^B1%^A黄樟翰^B2%^A卢迈新^B3%^A高风英^B4%^A杨丽萍^B5. 2008

[18]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水产养殖水质监控系统. 毛力,杨弘,肖炜. 2014

[19]冷藏罗非鱼微生物学质量变化和货架期预测数学模型. 许钟,肖琳琳,杨宪时. 2004

[20]提高泛珠三角区域罗非鱼产业发展竞争力的探讨. 李来好,陈胜军,杨贤庆.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