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转CP4-EPSPs基因大豆杂交后代对草甘膦的抗性水平与遗传背景的相关性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孙如建 1 ; 孙宾成 2 ; 张琪 2 ; 胡兴国 2 ; 郭荣起 2 ; 郭兵福 2 ; 马岩松 2 ; 于平 2 ; 张晓莉 2 ; 柴燊 2 ; 张万海 2 ; 邱丽娟 2 ;

作者机构: 1.呼伦贝尔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国家大豆改良中心呼伦贝尔分中心

2.呼伦贝尔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国家大豆改良中心呼伦贝尔分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国家农作物基因资源与遗传改良重大科学工程/农业部北京大豆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

关键词: 转基因大豆;抗草甘膦特性;遗传规律

期刊名称: 作物学报

ISSN: 0496-3490

年卷期: 2016 年 03 期

页码: 324-331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第一代抗草甘膦转CP4-EPSPs基因大豆GTS40-3-2是国际上应用时间最长、种植面积最大的转基因作物。本文以6份GTS40-3-2衍生的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新品系为亲本,配制4个杂交组合,利用抗性分级法和相对株高法鉴定杂交亲本及其F2:3子代对草甘膦的耐受性差异,分析其抗性水平与遗传背景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以1230 g a.i.hm–2草甘膦喷施处理时,转基因亲本及其F2:3子代的苗期生长受草甘膦抑制不显著,而当喷施浓度提高至3690 g a.i.hm–2和4920 g a.i.hm–2时则抑制作用显著。供试的6个杂交亲本中以ZLHJ06-1568、ZLHJ10-713和ZLHJ06-698对草甘膦的耐受性相对较强,而4个F2:3组合中以ZLHJ10-713×ZLHJ06-698后代在草甘膦喷施后株高受抑制最小,对草甘膦耐受性最强。不同组合后代对草甘膦的耐受性普遍优于其双亲,呈现出杂种优势。各组合后代与亲本之间对草甘膦的耐受性均呈正相关,但由于亲本间互作效应的不同,导致后代抗性水平产生差异。本研究表明草甘膦抗性基因CP4-EPSPs在大豆中的表达水平与其遗传背景相关联,为利用转基因大豆新种质培育转基因大豆新品种过程中目标基因的定向选择提供了参考依据。

  • 相关文献

[1]转CP4-EPSPs基因大豆杂交后代对草甘膦的抗性水平与遗传背景的相关性. 孙如建,孙宾成,张琪,胡兴国,郭荣起,郭兵福,马岩松,于平,张晓莉. 2017

[2]种植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对经济效益及生态环境的影响. 孙如建,于平,张琪,郭荣起,张晓莉,毕晓伟,毕秀丽,胡兴国,柴燊,孙宾成. 2019

[3]不同春小麦品种光合速率及其在后代中遗传规律研究. 靳存旺,王小兵,于美玲,史红飞,李元清,崔国惠,吴晓华. 2016

[4]内蒙古白绒山羊重要经济性状遗传相关分析. 王峰,田春英,荣威恒,萨仁格日勒,成立新.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