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水稻多分蘖突变体ht1的遗传分析和分子定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万昌 1 ; 王永飞 2 ; 马三梅 2 ; 郭士伟 3 ;

作者机构: 1.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暨南大学生物工程学系

3.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水稻;多分蘖;遗传分析;分子定位

期刊名称: 遗传

ISSN: 0253-9772

年卷期: 2010 年 32 卷 10 期

页码: 1065-107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在水稻品种新稻18中发现了一个多分蘖植株,经过多代自交获得了稳定的多分蘖突变株,突变体ht1在整个生育期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分蘖数目多,是其野生型新稻18的3倍以上。遗传分析表明该基因受1对显性核基因控制,命名为HT1。利用微卫星标记将HT1初步定位于第10号染色体RM25435和RM25552之间,进一步利用极端个体定位法把HT1精细定位于标记RM25523和RM25532之间,HT1基因距它们的遗传距离均为0.05cM,这两标记间的物理距离约为130kb。

  • 相关文献

[1]水稻光温敏雄性核不育系扬稻6号S不育基因的遗传分析与分子定位. 潘存红,余玲,戴正元,李爱宏,张小祥,肖宁,李育红,刘广青,王宝和. 2014

[2]一个水稻叶片白化转绿叶突变体的遗传分析和精细定位. 郭士伟,王永飞,马三梅. 2010

[3]水稻新窄、卷叶突变体NRL(t)的遗传分析与基因定位. 陈涛,刘燕青,张亚东,朱镇,赵凌. 2013

[4]糯稻wx基因的遗传分析. 陈培峰,王建平,乔中英,朱勇良. 2013

[5]一个水稻新型叶色突变体的形态结构与遗传定位. 王宝和,戴正元,李爱宏,刘广青,左示敏,张洪熙,潘学彪. 2011

[6]水稻叶绿素b减少突变体的遗传分析及其相关特性. 龚红兵,陈亮明,刁立平,盛生兰,林添资,杨图南,张荣铣,曹树青,翟虎渠,戴新宾,陆巍,许晓明. 2001

[7]一个水稻斑马叶突变体的遗传分析和基因定位. 陈海元,朱晓妹,张所兵,张云辉,方先文. 2021

[8]水稻窄卷叶突变体nrl_(t)的遗传分析与基因定位. 陈涛,刘燕清,张亚东,朱镇,赵庆勇,周丽慧,姚姝,于新,赵凌,王才林. 2014

[9]水稻粒簇生材料Cgr320的鉴定及遗传偏分离分析. 周军杰,李兴星,郑剑,南文斌,秦小健,张启军,杨永清,张汉马,梁永书. 2016

[10]水稻品种淮优粳1号和盐粳5号对条纹叶枯病抗性的遗传分析. 周彤,程兆榜,周益军,熊如意,刘海建,黄建丽,徐小兰,吴扣兰. 2005

[11]水稻新矮源的诱变、鉴定和遗传研究. 谷福林,黄胜东,翟虎渠,万建民. 2004

[12]水稻品种爱知106抗条纹叶枯病性的遗传分析. 陈涛,朱镇,张亚东,赵凌,林静,张所兵,张巧凤,赵庆勇,许凌,王才林. 2007

[13]我国西南地区粳稻品种抽穗期的遗传分析. 魏祥进,江玲,刘凯,徐大勇,翟虎渠,万建民. 2011

[14]水稻抗白叶枯病基因Xa-25的分子定位. 高东迎,刘蔼民,周亦红,程艳军,向阳海,孙立华,翟文学. 2005

[15]甘薯抗茎线虫病亲本资源的筛选和利用. 李秀英,李洪民,马代夫,谢逸萍,王毅,房伯平,李强. 2000

[16]陆地棉主要经济性状的遗传分析. 李卫华,胡新燕,申温文,宋玉萍,徐加安,李强. 2000

[17]籼型水稻新半矮秆基因的发现与初步研究. 陈庭木,王多明,吕孝财,方兆伟,樊继伟,潘启民,徐大勇. 2010

[18]水稻短光低温敏核不育遗传研究. 陈庭木,吕孝财,徐大勇,潘启民,高一枝. 2009

[19]陆地棉纤维品质性状的遗传分析. 崔世友,韩世杰. 1991

[20]玉米新选自交系穗粒重和百粒重的遗传分析. 石明亮,洪德林,薛林,胡加如,黄小兰,江建华,郭媛.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