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2013年春季崂山湾浮游植物群落及其环境控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乔芮 1 ; 栾青杉 2 ; 王俊 2 ; 袁伟 2 ; 崔毅 2 ; 孙坚强 2 ;

作者机构: 1.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

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浮游植物;群落;崂山湾;冗余分析

期刊名称: 海洋科学

ISSN: 1000-3096

年卷期: 2015 年 39 卷 07 期

页码: 13-2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2013年春季(3、4、5月)对崂山湾海域浮游植物群落及其理化环境进行了3个航次的调查研究。共鉴定浮游植物40属75种,硅藻是调查区主要的浮游植物类群;浮游植物细胞丰度平均为1.27×106个/m3,3月份的平均丰度显著高于4、5月份(P<0.01);优势种主要为冰河拟星杆藻(Asterionopsis glacialis)、加拉星平藻(Asteroplanus karianus)、密联角毛藻(Chaetoceros densus)和夜光藻(Noctiluca scintillans),浮游植物群落演替明显,由3月份硅藻控制逐步过渡到4、5月份硅/甲藻共同控制;相对较低的硝酸盐水平是导致4、5月份浮游植物丰度显著低于3月份的主要原因;物种–环境数据的冗余分析(RDA)结果显示,温度、硝酸盐含量是控制崂山湾春季浮游植物分布的重要环境因子。

  • 相关文献

[1]阳澄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水环境因子的关系. 丁娜,周彦锋,宋江腾,蒋书伦,葛优,金贝,尤洋. 2015

[2]礁区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戴媛媛,杨森,侯纯强,张彭如雁,杨文颖,张晶伟,刘克奉,刘宪斌. 2018

[3]嬉子湖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冬季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周彦锋,王晨赫,刘凯,尤洋. 2017

[4]长湖浮游植物功能群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祁梅,吴嘉伟,龚森森,柴毅,罗静波,谭凤霞,杨军,杨德国,何勇凤. 2020

[5]澜沧江西藏段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杜红春,朱挺兵,龚进玲,胡飞飞,朱永久,杨德国. 2022

[6]防城港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其环境适应性. 吕少梁,王学锋,曾嘉维,陈海刚,王力飞,贾晓平. 2017

[7]长江荆江段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郭杰,王珂,段辛斌,刘绍平,陈大庆. 2020

[8]复合养殖系统中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其与水环境因子的关系. 王璐,李冰,孙盛明,王林,张明明,朱健. 2015

[9]2008年太湖梅梁湾浮游植物群落周年变化. 孟顺龙,陈家长,胡庚东,瞿建宏,吴伟,范立民,马晓燕. 2010

[10]獐子岛海域浮游植物群落周年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张雪,栾青杉,孙坚强,杜美荣,梁峻,臧有才,张媛,王俊. 2016

[11]太湖五里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分析. 陈家长,孟顺龙,尤洋,胡庚东,瞿建宏,吴伟,范立民,马晓燕. 2009

[12]崂山湾人工鱼礁区星康吉鳗摄食生态及食物网结构. 刘鸿雁,孙彤彤,曾晓起,张沛东,李文涛,张秀梅. 2018

[13]崂山湾人工礁区大型底栖海藻时空格局及对环境变化的响应. 杨晓龙,吕洪斌,胡成业,张秀梅. 2018

[14]基于Ecopath模型的崂山湾人工鱼礁区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研究. 刘鸿雁,杨超杰,张沛东,李文涛,张秀梅. 2019

[15]应用稳定同位素技术研究崂山湾夏季鱼类群落的摄食生态. 张波,袁伟,戴芳群. 2016

[16]崂山湾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增殖放流的效果评价. 袁伟,林群,王俊,孙坚强,陈瑞盛. 2015

[17]崂山湾春季鱼类群落的摄食生态及其主要种类. 张波,袁伟,王俊. 2015

[18]基于渔业资源群落结构稳定性对崂山湾增殖放流种类甄选的设想. 李忠义,袁伟,王新良,林群,李娇,单秀娟,金显仕. 2020

[19]夏季崂山湾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及空间分布特征. 时永强,左涛,袁伟,王俊. 2017

[20]万山群岛海域网采浮游植物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戴明,刘华雪,吴风霞,巩秀玉,廖秀丽,黄洪辉.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