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不同发育期黄金百香果果皮挥发性物质和游离氨基酸成分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吴斌 1 ; 黄东梅 1 ; 邢文婷 1 ; 黄利雄 2 ; 杨其军 3 ; 宋顺 1 ;

作者机构: 1.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华南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海南省热带作物资源遗传改良与创新重点实验室/海南省省级西番莲种质资源圃

2.云南农业大学热带作物学院

3.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关键词: 黄金百香果;发育期;果皮;游离氨基酸;挥发性成分

期刊名称: 福建农业学报

ISSN:

年卷期: 2024 年 001 期

页码: 57-65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发育期黄金百香果果皮挥发性成分和游离氨基酸成分的组成和动态变化规律,明确关键呈味氨基酸和特征差异挥发性成分,为黄金百香果果皮的芳香调控、产品开发及综合利用等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氨基酸分析仪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仪(HS-SPME-GC-MS),检测不同发育期(T1~T7)果皮中的游离氨基酸和挥发性物质,并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果皮中共检测出游离氨基酸(Free amino acid, FAA)15种。呈味氨基酸中的芳香类氨基酸含量最高,在T7时达到最大值(98.48 mg·hg-1),占比为39.03%。OPLS-DA和滋味活度值(TAV)分析表明,胱氨酸为影响香气形成的关键呈味氨基酸。果皮中共检测出90种挥发性物质,T1~T6时期以醛类为主,T7时期以萜烯类为主。OPLS-DA和ROAV分析表明,特征差异挥发性成分有9种,其中T1~T5时期以1-辛烯-3-酮为主,其次为苯甲醛(T1~T4时期)和庚醛(T5时期),T6和T7时期以(E)-β-大马烯酮的贡献作用最大。【结论】胱氨酸是影响黄金百香果果皮香气形成的关键呈味氨基酸。黄金百香果果皮挥发性物质在不同发育期存在特异性,其中果皮着色期(T1~T5)以1-辛烯-3-酮为主,完全成熟期(T6和T7)以(E)-β-大马烯酮的贡献作用最大。

  • 相关文献

[1]黄金百香果果实品质与矿质元素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吴斌,黄东梅,邢文婷,苏金生,杨其军,宋顺. 2024

[2]黄金百香果栽培和修剪技术. 彭杨,黄东梅,邢文婷,马伏宁,吴斌. 2024

[3]黄金百香果杂交子代果实性状遗传倾向分析. 吴斌,张越根,黄东梅,邢文婷,杨其军,徐兵强,宋顺. 2022

[4]保存条件对不同成熟度黄金百香果果实品质的影响. 陈媚,刘迪发,徐丽,冯红玉,高玲. 2024

[5]不同发育期百香果品质及EMP-TCA代谢限速酶活性变化. 吴芳芳,吴斌,黄东梅,徐兵强,冯红玉,李新国. 2023

[6]苦瓜种质资源耐冷性鉴定. 牛玉,刘子记,刘昭华,李汉丰,符家杰,杨衍. 2017

[7]无刺卡因菠萝果实发育期间香气物质的变化. 张钰乾,魏长宾,刘胜辉,何新华,孙光明,孙伟生. 2013

[8]番石榴发育期生物活性物质研究. 胡会刚,杨转英,庞振才,谢江辉. 2018

[9]饥饿胁迫下龙眼落果与果皮和离区糖、ABA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 杨为海,曾利珍,肖秋生,石胜友. 2021

[10]贵妃芒果摘袋前后果皮部分生理指标的变化分析. 赵志常,高爱平,陈业渊,黄建峰,党志国,罗睿雄. 2017

[11]5个产区咖啡果皮成分分析与营养评价. 胡荣锁,董文江,宗迎,王海茹,赵建平. 2018

[12]裂果发生与果皮细胞壁修饰的关系研究进展. 杨为海,曾辉,邹明宏,陆超忠,黄旭明. 2011

[13]荔枝果皮精油的超临界萃取研究及精油成分分析. 江梅,李枚秋,袁宏球. 2000

[14]金橘果皮的化学成分. 王治元,李宁,王开金,戴好富. 2010

[15]不同果皮处理方法对椰果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李杰,周焕起,黄丽云,冯美利,唐龙祥. 2011

[16]番木瓜果皮和种子总RNA提取方法的研究. 王静毅,郑丽珊,冀小蕊,邓柳红,武耀廷. 2006

[17]响应面法优化咖啡果皮可溶性膳食纤维提取工艺和功能特性研究. 胡荣锁,周晶,董文江,赵建平,陆敏泉,宗迎. 2015

[18]不同致病力炭疽菌接种后荔枝果皮相关酶活性变化. 张新春,彭元科,王家保. 2015

[19]可食椰衣纤维椰子果皮苦涩味道缺失与酚类和糖类物质含量的关系. 刘蕊,张军,范海阔. 2021

[20]不同提取剂对油棕果皮中花色苷稳定性的影响. 唐敏敏,李瑞,夏秋瑜,郑亚军,赵松林.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