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长江下游转基因抗虫杂交棉超高产栽培技术的集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陈建平 1 ; 张萼 1 ; 蔡立旺 1 ; 王海洋 1 ; 施庆华 1 ; 潘群斌 1 ; 王为 1 ; 潘宗瑾 1 ;

作者机构: 1.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长江下游;转基因抗虫棉;超高产;栽培技术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科学

ISSN: 1002-1302

年卷期: 2010 年 06 期

页码: 140-14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长江下游多年棉花试验研究结果与高产典型数据为依据,提出转基因抗虫杂交棉超高产栽培的生育指标与产量构成,明确了夺取高产更高产需要的土壤条件、农田基本建设条件、品种条件、种植方式和关键措施。

  • 相关文献

[1]超高产杂交籼稻新品种Ⅱ优129. 刁立平,张继本,林添资,龚红兵,景得道,盛生兰. 2006

[2]粳稻连粳7号的超高产群体特征与配套栽培技术. 杨波,秦德荣,徐大勇,陈留根,周炜. 2012

[3]超高产杂交籼稻新品种II优129. 刁立平,张继本,林添资,龚红兵,景得道,盛生兰. 2006

[4]杂交粳稻甬优8号的特征特性及机插超高产栽培技术. 王文青,王冬明,顾俊荣. 2017

[5]江苏省棉花生产技术的现状与展望. 徐立华,季春梅. (Mis

[6]长江下游麦(油)棉两熟棉花高产优质栽培技术规程. 陈建平,张萼,蔡立旺,王海洋,施庆华. 2011

[7]长江下游地区油菜田杂草发生规律和综合防治. 赵延存,娄远来. 2004

[8]长江下游棉花落叶型黄萎病发生消长与气象因子关系分析. 吴蔼民,夏正俊,陆郝胜,戴新,皇甫国华,张湜冬,傅正擎,顾本康. 1999

[9]长江下游甘蓝型油菜小孢子的培养体系. 龙卫华,浦惠明,戚存扣,陈松,陈新军,高建芹. 2007

[10]长江下游稻田不同种植制度的碳足迹分析. 严燕,季国军,胡乃娟,陈留根,郑建初,胡锋. 2024

[11]盐城棉区抗虫棉棉田杂草的种类及危害. 李红阳,李慈厚,周加春,李洪山,张俊喜. 2007

[12]典型相关分析在抗虫棉育种中的应用研究. 刘水东,郝德荣,何林池,周金凤,丛秀云. 2007

[13]转基因抗虫棉数量性状的典型相关和主成分分析. 郝德荣,何林池,刘水东,周金凤,丛秀云. 2006

[14]不同种植年限转基因抗虫棉对土壤中小型节肢动物的影响. 李孝刚,刘标,曹伟,徐文华,方志翔,孟军,郑央萍,韩正敏. 2011

[15]盐城农区转基因抗虫棉田杂草的发生及综合治理对策. 李红阳,李慈厚,周加春,李洪山,张俊喜. 2007

[16]转基因抗虫棉良种繁育方法研究. 戚永奎,何勇,王怡,施庆华,杨华,蔡立旺. 2003

[17]转基因抗虫棉“苏抗102”和“苏抗310”棉铃形成规律. 徐立华,何循宏,李国锋,杨德银. 2000

[18]转基因抗虫棉Bt基因的遗传连锁分析. 肖松华,狄佳春,刘剑光,许乃银,陈旭升,黄骏麒. 2002

[19]转基因杂交棉南抗3号田间抗棉铃虫效果与结铃性能考察. 束春娥,柏立新,唐灿明,张天真. 2001

[20]江苏棉区种植转基因抗虫棉GK22对棉田害虫、杂草种群的影响. 束春娥,柏立新,张龙娃,倪万潮,张宝龙,沈新莲,徐文华. 200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