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周汉钦 1 ; 陈建酉 1 ;
作者机构: 1.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
关键词: 水稻;种质资源;引进;选育;利用
期刊名称: 北方水稻
ISSN: 1673-6737
年卷期: 2007 年 06 期
页码: 19-21+31
摘要: 国外水稻种质资源在对我国水稻矮化育种、三系杂交稻恢复系的选育和优质抗病品种选育等方面起到很大作用。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中期种质资源库现有保存的国外水稻种质资源4 671份。通过引进国外水稻种质资源利用于分子生物学和遗传育种研究中,选育出一系列优质、抗病的水稻新品种,如通过外引材料IR9965-48-2选育出外选35,再利用外选35育成梅三五2号、矮三芦占、七袋占等优质水稻品种,并推广应用。通过引进各种类型的国外水稻种质资源用于研究,对我国水稻育种研究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 相关文献
[1]台湾鲜食红辣椒种质资源的引进与利用. 黄智文,黄小丹,王恒明,徐小万,李颖. 2013
[2]国际半干旱作物研究所花生种质资源在我国南方的育种利用(英文). 李少雄,梁炫强,黎穗临,李一聪,周桂元. 2003
[3]几个水稻早熟两用核不育系的选育及利用评价. 廖亦龙,王丰,李传国,李曙光,刘振荣,柳武革,黄德娟. 2003
[4]茉莉香105的引进及其利用. 黄道强,周少川,李宏,卢德城,缪若维,柯苇. 2005
[5]广东桑树种质资源的搜集、评价与创新利用. 罗国庆,唐翠明,吴福泉,杨琼,肖更生,郭展雄. 2005
[6]广东省蔬菜种质资源收集保存与鉴定利用. 李植良,陈清华,罗少波,何裕志,郭巨先. 2006
[7]广东优质鸡种质资源的现状及发展建议. 瞿浩,舒鼎铭,杨纯芬. 2004
[8]广东省兰花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与评价利用. 陈和明,朱根发,廖飞雄,王碧青,龚妮,胡哲森. 2007
[9]荔枝种质资源的研究及创新利用. 陈洁珍,欧良喜,吴洁芳,邱燕萍,向旭,李志强. 2003
[10]优质高产玉米单交种粤单l号的选育及利用. 刘建华,李余良,王哓明,方志伟,刘晓津. 2003
[11]杂交稻新组合Ⅱ优128的选育与利用. 李传国,符福鸿,梁世胡. 2000
[12]优质高产玉米单交种粤单1号的选育及利用. 刘建华,李余良,王晓明,方志伟,刘晓津. 2003
[13]节瓜耐寒强雌系的选育及利用研究. 彭庆务,何晓明,谢大森,赵芹,刘文睿,姜丽. 2011
[14]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GD-1S的选育与利用. 廖亦龙,王丰,邹新华,李曙光,刘振荣,黄德娟,柳武革. 2003
[15]特种稻新品种软红米的选育及利用. 周汉钦,潘大建,范芝兰,李晨,陈建酉. 2009
[16]软香优质籼型水稻不育系粤丰A的特征特性及利用. 程俊彪,李传国,吴玉坤,郑海波,梁世胡. 2002
[17]国际水稻遗传评价圃资源在广东的试验和评价利用. 黄炳超,周汉钦,朱小源,曾列先,张扬,肖汉祥,杨健源,杨祁云. 2006
[18]陕西水稻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鉴定与相关性分析. 李小刚,杨小侠,王俊义,王保军,雷志锋,陈平丽,张星,吴玉红,王业文,陈耀楠,闫理峰. 2022
[19]水稻种质资源收集、保存、评价与创新. 潘大建,范芝兰,李晨,周汉钦,陈建酉. 2006
[20]2008年引进国外水稻品种在广东的评价试验. 陈建酉,周汉钦,潘大建,李晨,范芝兰,陈雨,刘维.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试验基地建设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试验基地为例
作者:李健雄;陈建酉;涂从勇;朱素素;江远汉;何文杰;陈荣彬;何秀英
关键词:水稻;试验基地;种业产业园;高质量发展
-
农业科研事业单位数字化行政管理建设的思考
作者:何文杰;李健雄;朱素素;伍时材;袁天任;陈建酉
关键词:农业科研事业单位;行政管理;数字化;思考
-
新时期农业科研单位开源节流工作的实践与思考-以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为例
作者:李健雄;姜敏;朱素素;郑智华;吴平波;陈煬杨;黄章慧;涂从勇;张陆军;陈建酉
关键词:农业科研单位;开源节流;高质量发展
-
广东普通野生稻调查、收集与保护建议
作者:范芝兰;潘大建;陈雨;陈建酉;李晨;孙炳蕊;周汉钦;陈文丰;刘维
关键词:广东;普通野生稻;调查;收集;保护
-
广东省地方稻种品质性状表型多样性及其形成的生态因子分析
作者:陈雨;陈建酉;潘大建;范芝兰;孙炳蕊;李晨
关键词:地方稻种;稻米品质;多样性;生态因子
-
广东不同时期水稻主栽品种抗病基因同源序列多态性分析
作者:唐志明;陈建酉;陆永法;周华成;莫雪娇;毛兴学;李晓方
关键词:水稻品种;抗病基因同源序列;多态性
-
高产抗病水稻新品种雪花新占的选育
作者:周汉钦;潘大建;范芝兰;李晨;陈建酉;江奕君;高云;冯道基
关键词:籼稻;雪花新占;选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