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温世杰 1 ; 刘海燕 1 ; 梁炫强 1 ;
作者机构: 1.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花生;胚中段;再生体系
期刊名称: 花生学报
ISSN: 1002-4093
年卷期: 2010 年 39 卷 02 期
页码: 29-32
摘要: 参考幼叶、子叶为外植体诱导丛生芽的方法,利用花生种子胚生长旺盛的特性,以花生种子胚中段为外植体材料建立一个新植株再生体系。结果表明,在含3.0mg/L的6-BA的MS培养基上,培养30d可以诱导出丛生芽,诱导率达到92.5%;丛生芽转至1/2MS+0.2mg/LIBA+0.1mg/LNAA的培养基中培养2~3周,生根形成完整植株。
- 相关文献
[1]花生幼叶丛生芽的诱导和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 李艳,李少雄,周桂元,洪彦斌,林坤耀,梁炫强. 2006
[2]十字花科芸薹属作物小孢子胚植株再生体系的研究进展. 谢景,李智军,卢文佳,曾晶. 2015
[3]冬瓜离体再生体系的建立. 李志芳,闫晋强,韩向峰,谢大森,刘文睿,伍倩慧,江彪. 2021
[4]橡胶草根部离体培养诱导植株的研究. 贾瑞,吴坤鑫,王颖,贾贤,陈雄庭. 2015
[5]番茄‘黄樱桃-2号’再生体系研究. 谢雯琦,苏慧慧,黎振兴,李植良,孙保娟,王永飞,李涛. 2014
[6]黄瓜转基因育种技术研究进展. 刘冰,林毓娥,李玲,黄河勋,梁肇均,王瑞. 2011
[7]冬瓜组培再生体系的初步建立. 赵芹,谢大森,何晓明,罗少波. 2012
[8]籼稻粤香占和木棉占再生体系建立的探讨. 贺红,刘元风,石岩,刘彦卓,魏志刚,李晓方. 2004
[9]超甜玉米转基因稳定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及转化植株PCR分析. 李余良,胡建广,苏菁,刘建华. 2007
[10]黄瓜再生体系和除草剂抗性筛选体系的建立. 刘冰,林毓娥,黄河勋,李玲,王瑞. 2012
[11]南瓜再生体系的建立及不同基因型南瓜再生能力初探. 吴廷全,王瑞,林毓娥,梁肇均,黄河勋. 2012
[12]广东花生品种资源及其研究与育种关系. 黎穗临. 2004
[13]广东花生主要病害种类及防治措施. CHEN Bing-xu,陈炳旭,DONG Yi-zhi,董易之. 2013
[14]花生新品种粤油7号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方先兰,刘毅,肖林长,周桂元,李道玉,陈容华. 2009
[15]阳江市花生低产主要原因及高产栽培措施. 雷嗣彬,周桂元. 2004
[16]2012年全国(南方区)花生品种区域试验. 李少雄,钟旎,梁炫强,洪彦彬,温世杰,刘海燕. 2013
[17]施钾量对花生养分吸收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PENG Zhi-ping,彭智平. 2013
[18]花生花蓟马室内药剂筛选及田间药效试验. CHEN Bing-xu,陈炳旭,DONG Yi-zhi,董易之,XU Shu. 2011
[19]辐射诱变创造花生优异资源—“辐狮”. 江贤安,周永兴. 1988
[20]ABA抑制花生侧根发生. 戴艳红,郭栋梁,李玲.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花生赤霉素3-β-双加氧酶(AhGA3ox)基因家族的全基因组鉴定及表达分析
作者:李海芬;鲁清;刘浩;温世杰;王润风;黄璐;陈小平;洪彦彬;梁炫强
关键词:花生;GA3ox;表达分析;生物信息学;功能分析
-
农业科研事业单位内控信息化建设探究
作者:罗飞苑;杨土生;胡党振;刘海燕;钟妙嫦;陈惠婷;陈钢;汪敏
关键词:内控;信息化建设;农业科研事业单位
-
花生含油量全基因组选择及近红外光谱筛选的育种技术探究
作者:鲁清;刘浩;李海芬;王润风;黄璐;梁炫强;陈小平;洪彦彬;刘海燕;李少雄
关键词:花生;含油量;全基因组选择;近红外光谱分析;基因组育种值
-
高油酸花生新品种粤油271的选育
作者:刘浩;鲁清;王茂辉;钟春燕;郑溪;江丽冰;黄红保;李海芬;刘海燕;洪彦彬;陈小平;李少雄
关键词:花生;高油酸;多抗;粤油271;选育;机械化栽培
-
广州花生新品种综合农艺性状调查及分析
作者:徐杨玉;钱兆军;刘浩;洪彦彬;梁炫强;陈小平;鲁清;李少雄
关键词:花生;农艺性状;变异系数;相关性分析;产量;显著性分析;稳定性分析
-
花生电压依赖性阴离子通道基因(AhVDAC)的克隆及在果针向地性反应中表达分析
作者:李海芬;魏浩;温世杰;鲁清;刘浩;李少雄;洪彦彬;陈小平;梁炫强
关键词:花生;果针;电压依赖性阴离子通道基因(AhVDAC);克隆;基因表达
-
294份花生品种落荚性状的评价鉴定
作者:郭丹丹;鲁清;杜普旋;李海芬;梁炫强
关键词:花生品种;落荚性;断裂力;遗传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