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常用小麦亲本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评价及遗传相关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姚国才 1 ; 姚金保 1 ; 杨学明 1 ; 王书文 1 ; 钱存鸣 1 ; 周朝飞 1 ;

作者机构: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小麦;农艺性状;配合力;遗传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科学

ISSN: 1002-1302

年卷期: 2002 年 05 期

页码: 7-1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按p×q交配模式 ,以 8个丰产性品种 (系 )为母本 ,4个早熟性品种为父本配制了 32个组合 ,对 8个农艺性状进行配合力及遗传相关性研究 ,结果表明 ,双亲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各性状均达极显著水平 ,而组合的特殊配合力只有 4个性状极显著 ;分析指出本地区小麦高产育种 ,似应以选育穗重型与穗数型兼顾的品种为

  • 相关文献

[1]江淮下游地区小麦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及遗传力分析. 姚国才,姚金保,杨学明,王书文,郭世平,金德洲,钱存鸣,周朝飞. 2001

[2]小麦收获指数遗传及其与农艺性状的相关分析. 姚金保,姚国才,杨学明,马鸿翔,张平平. 2008

[3]大麦品种农艺性状的杂种优势配合力的研究. 王赛勤,郭军. 1996

[4]几个玉米自交系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 蔡志飞,陆虎华,陈国清,薛林,黄小兰. 2001

[5]籼型两系杂交稻主要农艺性状配合力及遗传力分析. 宗寿余,吕川根,邹江石. 2006

[6]糯小麦品种(系)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姚金保,姚国才,杨学明,王书文. 2004

[7]籼型两系杂交水稻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朱镇,赵凌,宗寿余,张亚东,王才林. 2004

[8]杂交粳稻主要农艺性状配合力的研究(英文). 王才林,汤玉庚. 1988

[9]陆地棉短果枝的遗传与育种利用研究. 狄佳春,陈旭升,赵亮. 2014

[10]赤豆杂交后代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规律研究. 陈新,陈华涛,袁星星,顾和平,张红梅,Peerasak Srinives. 2009

[11]高原生态条件下小麦品种籽粒蛋白质含量的配合力分析. 刘敬阳. 2001

[12]小麦纹枯病抗性的配合力分析. 颜伟,吴纪中,蔡士宾,张仙义,吴小有. 2006

[13]小麦穗部性状的配合力和遗传力分析. 姚金保,姚国才,杨学明,钱存鸣,王书文. 2004

[14]小麦株高及节间长度的杂种优势和遗传分析. 姚金保,任丽娟,张平平,杨学明,马鸿翔,姚国才,张鹏,周淼平. 2011

[15]普通小麦千粒重的配合力与遗传模型分析. 姚金保,王书文,姚国才,杨学明. 2003

[16]小麦碱水保持力的遗传分析. 张平平,姚金保,马庆,马鸿翔. 2009

[17]小麦梭条花叶病抗性遗传和育种研究进展. 姚金保,姚国才,杨学明,钱存鸣. 2007

[18]小麦抗倒性研究进展. 姚金保,马鸿翔,姚国才,杨学明,周淼平,张平平,张鹏. 2013

[19]小麦籽粒多酚氧化酶活性的遗传分析. 吴纪中,蔡士宾,颜伟,吴小有,张仙义. 2012

[20]小麦产量构成因素的遗传分析. 姚金保,王书文,姚国才,杨学明. 200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